许昌博物馆【之四(许州记忆)】

标签:
博物馆历史许州文化 |
分类: 老家河南 |
四、许昌博物馆三楼“许州记忆”基本陈列厅
许州,承继许地文明之渊源,沐浴嵩岳山川之灵秀。南北朝以来,一直为州府所在地,地方郡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塘的文化熏陶,诞生了一代画圣;西湖的旖旎风光,引无数文人驻足,把酒临风,赋诗著说;中州理学,云集天下学子;具茨山水,滋养着钧瓷的故乡;紫云山的迷人景色,映衬在烟田无垠的襄城大地。颍河文明滋润的这方沃土,会馆、书院、故居、塔寺、庙宇、宫观等古迹林立,碑帖、印章、铜镜、造像、陶瓷、玉器等文物众多,引领人们去解读许州岁月的华章。
许州地处中原腹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名流贤士;物华天宝,古迹林立,文物遍布,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景观。
游览许昌春秋楼、灞陵桥,一睹关羽忠义神武的雄姿,曹操爱才、惜才的睿智;踏访禹州神垕名镇、怀帮会馆,寻觅“钧都”“药都”的盛况;驻足鄢陵姚家花园,探寻“蜡梅之乡”、“花都”的渊源;漫步襄城孙祠堂乡,展望“烟叶王国”的盛景。美哉中州,兴也许州!
(一)陶宅
明清时期,许州境内出土的建筑明器——陶宅,多为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群体,由一个或多个院落组成,布局均衡对称,沿中轴线形成中、左、右三组纵向排列。在中轴线上安置主要建筑,称正房;左右两侧为次要建筑,称厢房。住宅的四周由房屋的后墙及围墙封闭,一般对外不开窗。四合院对外只有一个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整个建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富于变化,是当时庭院布局和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代表中国古代北方典型的一种传统住宅模式。
彩绘陶宅(明
(二)神奇窑变——钧瓷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化而著称于世。其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扣之有声。尤其是铜红釉的烧制成功,打破了中国瓷器烧制史上以青、白两色为主的单一釉色,使瓷器烧造艺术取得突破性发展。
钧红釉天球瓶(清
钧瓷梅瓶(左)(元
钧瓷碗(右)(南宋
葵形印花钧瓷盘(左下)(宋
钧瓷双系罐(左上)(元
钧瓷碗(右上)(宋
临汝窑豆青釉碗(左下)(宋
青釉盘(右下)(宋
(三)瓷上水墨——扒村瓷
扒村窑是中国北方独具特色的一座民窑,属磁州窑系。扒村瓷器笔调粗放凝练,黑墨浓厚。烧制品类较多,以白地黑花为主,兼有黄地黑花、白釉划花、红绿彩等。
红绿彩,瓷器釉上彩之一,是北方磁州窑系所开创的一种装饰手法。用毛笔蘸红、绿等彩料,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绘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制而成。
卧虎形瓷枕(上)(金
卧虎形瓷枕(下)(金
扒村窑白地黑花人物枕(上)(宋 许昌博物馆藏)
白地黑花娃娃枕(下)(宋 长葛市老城镇陈尧村出土)
白地黑花龙凤纹罐(元
白地黑花四系罐(宋
(四)五彩斑斓——瓷器荟萃
“中原之中”的许州,兼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登封窑、临汝窑、龙泉窑、越窑、建窑等各窑瓷器在此争奇斗艳,绽放新姿。端庄秀丽的观音、造型独特的影青堆塑瓶、釉色繁多的彩瓷,从中一展瓷器的风采。
豆青青花瓶(左)(清
青花缠枝牡丹双系瓶(右)(清
淡描青花双喜觚(清
青花缠枝莲花贯耳瓶(清
粉彩鸭池(左)(清
三国人物彩瓷瓶(中)(清
粉彩盖罐(右)(长葛市南席窖藏)
青釉洗(上)(明
龙泉窑高足碗(中下)(元
临汝窑青釉碗(左下、右下)(南宋
德化窑观音(清
黒釉瓜棱罐(左下)(元
黄釉短流执壶(上)(唐
油滴釉碗(右下)(宋
巩县窑白瓷双龙尊(唐
茶黄釉罐(上)(隋
黄釉盘口壶(下)(南北朝 许昌博物馆藏)
越窑点彩鸡首壶(东晋
花釉罐(唐
青釉盘(左)(宋
钧瓷碗(右)(宋
梅瓶(金
(五)许州府衙
许州府衙位于许昌市衙前街,自汉、唐直至建国初期一直是许昌郡、县、州、府官署所在地。明崇祯十四年(1614),李自成义军攻破州城,州治被毁。清顺治四年(1647),知州韩得文创建州治大堂。原规模宏大,布局规整,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仪门、大堂、中和堂(二堂)、梅花堂(三堂)、喜雨台(后厅)。现仅存三堂和后厅,为清直隶州州署遗存。2007年1月,为配合魏武帝广场建设,许昌市文物工作队在三堂东南处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宋、明、清时期的灰坑、窖井、排水设施、房基等文化遗迹,出土大量文物。
许州府衙模型(清
许州镜(金
(六)宗教在许州境内的传播发展
南北朝以来,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推崇,各种宗教在许州境内传播发展。星罗棋布的宫观、塔寺、庙宇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场所,黄帝访道“逍遥观”、道教祖师“天宝宫”、“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等,是人们向往的心灵圣地。
昆仑寺壁画
昆仑寺位于禹州市鸿畅镇张湾村,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曾重修,寺依山而建,现仅存大殿和群仙祠等,大殿东西墙面上各存壁画一组。
两壁画形神兼具,其绘画艺术风格颇有“吴带当风”的神韵,是古代寺庙壁画艺术的珍品。
东墙为“说法图”,佛祖半跏趺坐于厅堂正中的几榻之上说经,罗汉侍于榻旁,一长髯者端坐于太师椅上凝神听讲,其仆从侍立身后,堂内外众少男少女及罗汉屏气静听。
西墙为“朝佛图”,佛祖坐于荷叶上悟禅,六臂天王与十多位罗汉各执法器,簇拥侧坐于狮子上的文殊菩萨腾空而来,众比丘尼环侍,朝拜佛祖。
千佛幢(北齐
铜八仙(明
铜观音(清
鎏金香炉(清
铜观音(上)(清
如来佛(左下、右下)(明
送子观音(清
宗喀巴佛(清
鎏金铜佛造像、铜佛(明
青石观音造像(宋
弥勒佛(清
(七)镜像物语
铜镜原是古人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具,源于距今4000年的齐家文化,后来被赋予驱鬼辟邪、悬病除魔的功能,镜背雕刻着精美的几何纹饰,神态逼真的鸟兽禽。美丽的神话传说等,构成了不同时代的人间万象。
海兽葡萄镜(上)(唐
雀绕花枝镜(下)(唐
宝相花镜(左)(唐
灵山孕宝镜(中)(隋
折枝花卉葵式镜(右)(唐
海兽葡萄镜(上)(宋仿唐
宝相花镜(左下)(唐
四鸟衔绶花枝镜(右下)(唐
神兽诗文镜(宋仿唐
犀牛望月镜(左)(宋
仙人带柄镜(右)(宋
人物故事镜(宋
葵花形镜(五代
清素传家镜(左上)(宋
铭文镜(明
双鱼镜(右上)(金
(八)本展区展示的许昌地区出土的部分文物
三镶青白玉如意(清
透雕双龙白玉佩(左)(明
白玉螭龙纹带钩(右)(明
彩绘俑(上)(唐
三彩俑(下)(明
陶马(左)(唐
禹州市城关镇西大砖厂出土
武士俑(右)(唐
陶侍女俑(左)(唐
持盾武士俑(右)(北魏 许昌博物馆藏)
(九)名人胜迹
南北朝以来,许州名人辈出,足迹遍布颍河流域。钟嵘、智凯、褚遂良、吴道子、滑寿、李敏、马文升等,引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潮流。尤其宋代,天下贤士云集,赋诗唱和、著书立说,形成许州文化黄金时期。及至明清,开创了理学发展的新时代。
1.唐代名人与许昌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后迁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尚书、尚书右仆射等,唐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故里位于禹州市褚河村。
卢照邻(约637-689),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人。擅长诗歌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唐初四杰”。其墓位于禹州市无梁镇龙门行政村尚家门自然村西部山坡上。
李白(701-762),字太白,字青莲居士,陇西成记(今甘肃秦安)人,唐代著名诗人。公元744年,李白因受朝中权贵的诋毁,对仕途心灰意冷,辞别长安东游。途中来到鄢陵,访道乾明寺,与僧人盖寰结下情缘,互有酬答,留下《访道安陵遇盖寰临别留赠》诗一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领导者。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探望时任许昌县令的叔父白季轸,应其命撰写《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其祠堂白乐宫位于长葛市石固镇白乐宫村。
吴道子(680-759),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画家。长于壁画,尤擅道释人物与山水。其画以水墨为主,疏笔淡染,挥洒自然,苍劲大方,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被尊为“画圣”。其故里位于禹州市鸿畅镇山底吴村。
2.宋代名人游西湖
小西湖位于许昌市魏都区西北隅,源于东汉末年,太邱长陈寔和郎陵候荀淑父子常游此湖,并在湖中心建“德星亭”。宋代许州地近汴京,又处南北交通要冲,经济文化繁荣。小西湖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之地,湖岸杨柳依依,荷叶连连,引来八方名人贤士驻足游玩。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澈、程颢、朱熹、梅尧臣等,在此或建亭游乐,或赋诗唱和,或著书立说,或留恋定居,“欧阁”、“展江亭”、“听水亭”、“读书亭”、“西湖书院”等园林建筑点缀其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佳作。“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正是许昌小西湖当年盛景的写真。
程颢、范仲淹、司马光
司马光、朱熹、苏轼
苏轼、苏澈、梅尧臣
苏澈、梅尧臣、欧阳修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