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香”茶业贯岭文洋有机茶基地

标签: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现代农业有机茶生产基地绿水青山福鼎白茶 |
分类: 茶文化 |
“品品香”贯岭文洋有机茶基地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贯岭镇文洋村境内,具有“七斗”“大樟”两块基地,海拔600-800米,这里的土质是风化石所形成的呈弱酸性厚土层的黄红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具有高锌、富硒、高锰、高镁、低铁、低铅、低氟、低铝的元素分布特性,为做好茶奠定了元素基础。
“品品香”有机茶基地是同时通过国家农业部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OTRDC)认证、欧盟EU有机认证、美国NOP有机认证、日本JAS有机认证的首批有机茶基地之一。因贯岭镇的邮政编码末位“1”,故又称“1号基地”,该基地原料压制的“晒白金”系列老白茶产品尾号为“1”,如“0341”“0621”“0741”“1031”“1441”等。“1号基地”的产品具有香气“高”而且香气“正”的特点。
一、“品品香”贯岭文洋有机茶基地(七斗)
“品品香”贯岭文洋有机茶基地(七斗)的具体地址为“贯岭镇文洋村七斗28号”,扫描大门口门牌的二维码,一键显示该地址的详细信息。
基地与管阳镇人民政府共同做好有机茶园建设的宣传工作,通过在醒目地位悬挂通俗易懂的横幅等方法,共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品品香”在发展中不忘履行社会责任,有机茶基地通过其示范与辐射作用,与所在乡村对口实现“产业扶贫”,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结出的硕果。
二、“品品香”贯岭文洋有机茶基地(大樟)
“品品香”贯岭文洋有机茶基地(大樟)的具体地址为“贯岭镇文洋村大樟12号”,扫描大门口门牌的二维码,一键显示该地址的详细信息。
幸福茶农驿站
“品品香”茶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和引领基地周边的合作社(农户)“做好人、种好茶”,“幸福茶农驿站”把茶青的投售点开到了茶农家门口。
现场醒目位置张贴的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福鼎市人民检察院等六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联合发布的《关于茶园及茶园周边禁止使用除草剂的通告》
据了解,“品品香”对签约的合作社(农户)提供茶园有机化管理的技术指导、提供有机肥料、病虫害预防技术支持等,万一发生病虫害,“品品香”提供生物方法进行病虫害治理……。在“幸福茶农驿站”现场对合作社(农户)投售的每批茶青进行农残检测,从源头上保证了“品品香”出品的每一片茶叶都是安全的、优质的。“幸福茶农驿站”以上一年茶青平均单价的滚动上浮20%兑现收购价,对于全年投售的茶青全部达到有机茶标准的,再额外奖励总值的百分之二十,带动了合作社(农户)“做好人、种好茶”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实现了“品品香”与合作社(农户)的“双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LED光源复合白茶萎凋智能化生产线
萎凋是白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白茶的香味、汤色和叶底的品质特征主要是在萎凋中形成的。白茶萎凋不是单纯的鲜叶失水,而是鲜叶在一定的湿度、温度和空气流速的条件下,随着水分的自然蒸发散失,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生理和化学变化,充分利用鲜叶中的有用成分,从而获得产品所要求的品质。
“品品香”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研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仿日光波长的三基色LED光源,自动调节萎凋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流速的“复合白茶萎凋智能化生产线”,已经成为“品品香”各白茶生产基地的基本配置,结束了“白茶生产靠天吃饭”的历史,真正实现了白茶的“不落地”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据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化生产线产品的口感与理化指标,与理想天气条件下以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完全一致。
合青走水
茶鲜叶经开青萎凋至含水率30-40%左右时,要将茶叶进行并筛。合青过程中将堆中温度控制在22-25,使茶叶均匀、缓慢地走水,不致失水过快。其目的为了避开酶活力高峰,以免多酚类酶性氧化过早过快导致芽叶早期变红,保证茶叶有足够的萎凋时间和叶片内部含水量分布的均匀性,为白茶的后期转化打下基础。
当走水至萎凋凋叶嫩梗和叶主脉变为浅红棕色,叶片色泽由碧绿转为暗绿或灰绿,青臭气散失,茶叶清香显露,通过现场初审评后,立即通过炭火烘焙或烘干机干燥,去除芽叶内残留的水分(将水分控制在7%左右),抑制酶的活性,使酶促氧化转向非酶促氧化,继续形成白茶所特有的香味和汤色。
生态环境优异的贯岭文洋有机茶种植基地(大樟)。陆羽在《茶经》能够对茶树种植土壤的评价中云“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里的“生烂石”是指风化石形成的壤土,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福鼎大白(华茶一号)”和“福鼎大毫(华茶二号)”茶树就种植生长在这片富含有机质的风化石形成的厚土层壤土中。
参考文献:《白茶》林振传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