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2018-02-22 11:06:49)
标签:

十里红妆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吴越文化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

创建于20039月的国家三级博物馆“十里红妆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县城徐霞客大道1号,是由政府提供馆舍,民间收藏家何晓道先生提供展品的国助民办博物馆,20045月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家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专题博物馆,也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民间民俗博物馆。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首先见到这块木板雕刻,表现的是富家大户嫁女的场面。从女方到男方的嫁妆队伍浩浩荡荡,延绵数里,民间叫十里红妆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2008年十里红妆婚俗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十里红妆展现的是浙东的婚俗文化、吴越的传统工艺、内房生活以及母亲文化。红妆是用贵如黄金的朱砂漆底,用黄金、水银和各种天然石等装饰,集雕刻、堆塑、绘画、书法等一体的各类生活用品。

花轿是明媒正娶的象征,民间有“八抬大轿抬过来,十里红妆嫁过来”之说。花轿工艺复杂,朱金木雕,金碧辉煌,一身喜气,尤如黄金和朱漆造就的宝龛。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服饰是十里红妆的重要内容。富家大户会把女儿一生的衣服准备齐全,还有丈夫和小孩、孝敬公婆的衣服也是必不可少的。

红裙(石榴裙)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桃花童装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梅花童装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蝶花童装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凤纹童装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黑花童装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肚兜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夹袄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顶圈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扛箱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朱金纱窗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双喜窗格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担篮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嫁妆中酒是必不可少的,精美的酒坛用杉木制作。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五屏镜台(上)与五斗小桌(下)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女子若不善女红将无法出嫁,如果不精针线将会遭婆家耻笑。在男耕女织的家业经济社会中尤为重要。女红直接体现女性的心理素质、修养和聪明才智,因此学会手工是婚前女性至关重要的内容。订亲时夫家不见小姐面,完全由小姐所绣荷包、小鞋等作品来评价小姐是否贤良淑德。

嫁妆中必不可少的女红用具也琳琅满目做针线活的针线篓、针线桶、线板、针盒、针夹、绷花桌、绣花架、织带器等。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织带器:织带时,经线一端固定在柱子上,另一端用带钩固定在腰上,穿过织带架的经线,被分成上下两层,以便梭子织纬线。随着织带架的一提一放,梭子在纬线间来回穿梭,就织成了漂亮的带子。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绷花桌与绣花架:绷花桌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个巨大的抽屉,它可以把未完工的绣花架整个放进去。下图中绣花架上的作品为“百子绣图”花样的肚兜。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压绷石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线板、针盒、针夹等女红用具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博古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裹小脚,用布帛将少女的脚缠绑禁锢,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裹小脚有利于把妇女禁锢在闺阁之中,对她们的活动范围严加限制,以符合“三从四德”的礼教。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裹脚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脚铐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小脚鞋(三寸金莲)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女儿渐渐长大,而小姐不可外出而必须守闺房。大户人家父母会为女儿建造小姐楼、打造小姐床。

小姐床很小却雕刻精美。试想优雅的小姐,半梦半醒在这样富丽精美的小姐床上做着甘甜的美梦是何等微妙。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方凳(中)和“小姐椅”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大户人家的小姐,在闺房习“琴棋书画”是每天的功课。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牡丹面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龙狮面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百宝箱”(首饰箱)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面包箱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各种箱子和盆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浴香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五斗房桌与青油灯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火炉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放置于卧室的堆漆红橱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朱金红橱(案)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彩绘箱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朱金客床:俗话说:“一世做人,半生在床”。宁波人对木床的制作普遍都讲究,每床必施雕饰,且往往朱金雕刻、镶嵌、螺钿等工艺相结合。客床是嫁妆的重要之一,供娘家来客用,只有明媒正娶的正房才有这种“待遇”,体现了妻与妾在夫家地位的区别。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放置于卧室红橱前的春凳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放置于卧室前的粉彩画板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竹夫人:竹夫人是夏天床上取凉用的器具,酷夏天,手脚在床席上易沾汗,用竹夫人搁手脚,可通风纳凉。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叶分别去,恩爱夫妻不到冬”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竹夫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旧时婚姻最根本的出发点,“竹夫人”则是生育的最神圣的崇拜物。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茶道桶:下层盛茶水,上层镂空的搁板上放置饮水的竹筒或葫芦瓢。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茶壶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榨汁机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优美的多角盘内外做工十分精致,彩绘也美不胜收。盘分为六盏盘、八盏盘,祭祀时盛放三牲,过年时拿些瓜子、花生也少不了盘子。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梳头盒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梳头提桶,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化妆包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鹿纹提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婚床

新婚之夜有听床的习俗,婚房纸窗一点即破,所以人们总想扩大床的空间,造得如小房间一样,人称屋中之屋。红妆中的朱金“千工床”其豪华和精致连明清帝王享用的御床也难以媲美。床的三面围着可拆装的雕刻板或彩绘屏风,它由三部分组成:最里面是“床”,相当于现代卧室的功能;床前部称为“拔步”,是床沿前的小平台,拔步前有挂面,设雕花柱架、挂落、倚栏、飘檐花罩,上有卷蓬顶,右边安放二斗二门小橱,左边安放马桶箱,相当于现代洗手间的功能;最外面的功能相当于现代起居室的功能。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妾房

小妾床相对朴素简洁,同房仪式也是低调而平静。小妾来自于贫民阶层,凭年轻美貌而进入大户人家。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下图照片(上)为一大户人家的一妻三妾:右一位二房妾,从童养媳开始把丈夫从小带大,已经年老色衰;右二为正房夫人;右三为三房妾;右四位四房妾,据说还是留洋回来的。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子孙桶:小脚桶放在一直口桶上,又称“子孙桶”。子孙桶是必不可少的嫁妆,一般排在嫁妆队伍的第一杠。旧时女子坐在子孙桶上分娩,刚出生的婴儿在红色的脚桶里洗澡,故民间有“红脚桶投胎”的说法。子孙桶是子孙投胎的地方,只有男性才算子孙,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它毫不留情地成了溺杀女婴的工具。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桶是“十里红妆”最有特色品种。工艺上继承唐宋越窑瓷器的风格,也有吴越青铜器的很多特征。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合和:上下两半造型完全对称的合和,不仅是对夫妻之事的暗喻,也是对新人和和美美的未来的祝愿。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送饭套蓝

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