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杜康——《沁园春·杯汝知乎)》(选自《酒祖杜康》白山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标签:
历史文化杜康文化中原文化 |
分类: 杜康文化 |
沁园春·杯汝知乎①
宋·辛弃疾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1〕。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2〕。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3〕,杜康初筮,正得云雷〔4〕。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蘖埋〔5〕。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6〕?
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7〕。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8〕;独醒屈子,未免沈菑〔9〕。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10〕。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11〕。
① 沁园春:常见的词牌名,创始于初唐。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所有的沁园,后人以诗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山河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注释:
〔1〕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我不能以戒酒作为推脱的理由,于是破戒醉酒。
再用韵:作者在这之前写了一首《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此词仍次韵前篇。
〔2〕酒泉罢侯:反用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之意,谓不设管理酒泉的官了,自己自然不会去当管理酒泉的侯了,只好止酒不饮。
酒泉:位于今河南省汝阳县城北25公里的杜康河源头处。编纂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直隶汝州全志·伊阳(今汝阳县) 古迹》载:“杜康(石八pa)”,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有杜水,《水经注》名康水。”
鸱夷乞骸:意谓盛酒壶都退休了,自然没酒喝,只好戒酒了。鸱夷:古代盛酒的兽皮袋,腹大如壶;乞骸: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3〕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酒徒来拜访,都被我打发走了(切辞字),意谓我即已止酒,也就谢绝饮酒的朋友了。
高阳:《史记·郦生传》记载儒生郦食其(? ~公元前203年),秦朝陈留县高阳乡(今河南开封杞县西南)人,少年时就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旬,堪称是“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他献策攻下陈留,使沛公的西征军获得许多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难解难分情势被动的局面下,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这里隐喻酒徒。
齑臼:“辞” 字的隐语, 《世说新语·捷悟篇》载: “魏武(曹操)曾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修曰: ‘黄娟,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谓绝妙好辞也’”。“齑”指的是姜、蒜、韭菜等带有辛辣味的调味品;“臼” 指的是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部凹下的捣舂器具;“齑臼” 合起来就是用来接“受”“辛” 料的器皿。而“受辛”是“辞”的古体字。
〔4〕杜康:黄帝时代人,酿酒鼻祖。被后世人尊为“酒祖”。
初筮:原意第一次占卜仕途吉凶。这里指代酒祖杜康始创秫酒酿造之法。
云雷:《易经·屯挂》载“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意谓国家大事。
〔5〕曲蘖:“蘖”是用发芽的谷物制成的酿酒发酵剂,用这种糖化剂所酿成的甜酒叫“醴”。“曲” 主要是以含淀粉的谷物为原料的培养微生物的载体。酒祖杜康始作秫酒的过程中以麦曲将谷物酿酒的两个步骤———糖化和发酵结合到一起,为我国后来独特的酿酒方法———曲酒法和固态发酵法奠定了基础。
〔6〕君:指题目所说的城中诸公。
提壶:鸟名,因其名而联想到提着酒壶劝酒。
沽酒:买酒、饮酒。
〔7〕“君言”以下是城中诸公为饮的话。
谋:谋蘖,这里引申为构陷,诬害。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引自“杯弓蛇影”的出典。
〔8〕陶令:指曾做过彭泽令的陶渊明。萧统《陶渊明传》载:“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9〕独醒屈子:语出《楚辞·渔父》所载,“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放逐)。”
未免沈菑:沉沦受害。
〔10〕惭非勇者:惭愧我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司马家儿解覆杯:晋元帝司马睿将酒杯倒置,意谓不再饮酒。《世说新语·归箴篇》注引邓粲《晋记》记载,司马睿命左右进酒,喝完一杯,便将酒杯倒置,从此不再饮酒。
〔11〕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三国志》注引《邴原别传》记载说,邴原本能喝酒,后来八九年间滴酒不沾,和师友分别时说:“我原来能喝酒,怕荒废学业,所以断掉了。现在即将远行, 承蒙你们赠送米肉践行,我愿意尽兴喝它一次。” 这里用以表示愿为老朋友的盛情而破戒一醉。
背景简析:
辛弃疾是位能文能武的南宋爱国词人。他南下四十多年就为收复北方。可是千万努力却付诸东流,他只能以酒浇愁,“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将酒祖杜康始创秫酒酿造之法视为国家大事。唐圭璋先生编撰的《全宋词》中辛词有六百余首,其中与酒有关的达三百多首,占据了辛词全部的一半。辛弃疾隐退山林时,曾试图戒酒,并作《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一词以自励,后来朋友携酒入山,辛弃疾不得已破戒一醉,用前韵填作《沁园春·杯汝知乎》记之。
附: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已,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