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2016-03-12 19:53:10)
标签:

杂谈

历史

三国文化

许昌文化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老家河南
    霸陵桥景区又名“关公辞曹处”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继大道西段,为国家AAA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霸陵桥景区由三国胜迹霸陵桥(又名八里桥)、关帝庙及古典园林建筑组成,占地12万平方米,是《中国文物古迹游》三国战略旅游线上一处著名景区。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征讨徐州,击败刘备,下邳之战俘关羽至许都,曹操敬重关羽礼之甚厚。但关羽不忘旧主,挂印封金,辞曹归刘。曹操率部将追至灞陵桥赐袍赠金,以饯其行。羽疑其有诈,立马桥上,以刀挑袍,长揖而去。而始了千里单骑、过关斩将的千古壮举。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有赞曰:“野水洄堤浸柳条,道边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

进入灞陵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青石广场中央上的“辞曹书铜雕”,它是灞陵桥景区展现丰厚三国文化内涵,揭示三国文化主题的开篇之作。铜雕是一摊开的汉代书简,似一尘封千年的历史长卷。它长3.3米,高1.3米,斜摊在高0.9米,长3.6米,宽2.3米的大理石基座上。中间展开部分为《关羽辞曹丞相书》,摘自明代景泰年间所刻《关王辞曹操之图》碑,以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淋漓尽致表达出两千年前关羽义无反顾、千里寻兄的坚毅决心。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曹丞相拜送关羽之图”红石雕,通高6.2米,长20米,由红石堆砌而成,采用线雕、浅浮雕、深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东侧雕刻曹操率许褚、张辽、于禁、李典等文臣武将,一路旌旗招展,踏着滚滚烟尘出西门追至灞陵桥畔;西侧雕刻关羽在灞陵桥上横刀勒马,甘糜二夫人车仗己过桥西行;正中雕刻曹操拱手送别关羽。《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有《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描述:曹将蔡阳等听说关羽辞去,想要追赶时,曹操说:“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并对张辽说:“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

“曹丞相拜送关羽之图”红石雕真实再现了曹操的爱才惜将和关羽的忠义神勇,生动刻画出曹操、关羽内心的感情世界,矛盾心理。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自古以来许昌人崇拜关羽、尊重曹操的唯物史观。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红石雕壁背面刻“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为书法家张自立题写。这是曹操得知关羽辞去时说的语重心长的一句话,曹操要求诸将学习关羽“真丈夫”的品质,由此也可见曹操爱惜人才、信守诺言的高尚品格。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青梅亭为灞陵桥景区青梅园的主要建筑,因“青梅煮酒论英雄”和“闻雷失箸”的三国历史故事而闻名于世。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曹冲称象处位于青梅园西南侧,景区采用石雕和蜡像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曹冲称象的历史情景。由于少年曹冲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智慧折服了满朝文武,成为了现在小朋友们心中的偶像,因此,此处景点备受家长和小朋友们的欢迎与喜爱。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关羽在许都得知刘备下落,便挂印封金,辞曹归刘。曹操不食前言,非但不准部将追杀关羽,而且还亲自赐袍赠金为其饯行。后人为弘扬曹操和关羽的诚信精神,在饯行处建“饯行亭”昭彰纪念。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霸陵桥(八里桥),横跨于石梁河之上,因关公辞曹挑袍、千里寻兄的故事而名扬天下。史存明嘉靖年间复刻唐吴道子画《关公挑袍图》,明末大将左良玉书“汉关帝挑袍处”碑较为珍贵。现桥为1990年参照汉画像砖再建,桥长121米,单拱双柱,柱承栌斗,支顶拱体。青石栏板上浮雕着148幅仿汉画像,内容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天象民俗和农桑狩猎之事,质朴生动,令人遐想。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灞陵桥下这条河是一条千年古河名叫“石梁河”。 古代兵家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千八百多年前曾经是曹操的运粮河。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灞陵桥东阅台的正中入口处,屹立有青石堆雕的“关公勒马挺风”巨像,通高9米,高大伟岸,给人以凌空立马,虎视中原之势;东阅台还刊有明末大将左良玉手书《汉关帝挑袍处》碑刻,气势磅礴,笔法流畅,一气呵成;西阅台立有高5.2米的青石双阙,南北对峙,代表着帝王之仪。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牌坊建干20099月,位于关帝庙与三官庙连接处的古官道上,与灞陵桥相对应,是关羽灞陵桥挑袍出许昌千里寻兄、过关斩将始发地的标志性建筑。通高12.16米,宽10.69米,为三间四柱五楼柱不出头式青石牌坊。柱、粱、枋等处分别以圆雕、深浮雕、浅浮雕、透雕等手法,雕刻有狮子滚绣球、祥龙腾云等吉祥图案,以及关帝庙传说、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等故事。正面柱联:要讲曹操赠金赐袍当解其人其志,欲提关羽出关斩将切记此地此桥。背面柱联:灞陵桥畔驻游人皆言忠义传千古,关帝庙前思故事但抚碣碑念一人。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许昌关帝庙是为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的祠庙,是全国与关羽真迹有关的八大关庙之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许昌关帝庙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9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为三进院九殿一阁,呈中轴线对称布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青石御桥、山门、仪门、拜殿、汉寿亭侯大殿、春秋阁。

山门:关帝庙的进出大门。面阔五间12.9米,进深两间6.3米。单檐,灰色筒瓦顶。檐高4米,檐下施单昂三彩斗拱,柱间雀替全部为透雕,有祥龙浮云、缠枝牡丹、龙戏牡丹等。明间和次间设置实榻大门,设有石鼓形门墩,雕刻有犀牛望月、双狮解锁、天马行空等历史故事。山门上方二龙戏珠浮雕竖匾“关帝庙”三字,苍劲古朴。九排九行的铜色门钉,象征九九归一,九九至尊。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仪门:通面阔五间15米,进深两间5.36米。尖山式硬山,灰筒瓦顶。明间和次间设置棋盘大门。仪门分三个入口,分别是中雉门、右文经门、左武纬门。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仪门前甬道两侧有重檐四角攒尖楼阁式的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给这座庙宇平添了几分肃穆和幽静。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作为一代枭雄,曹操凭借着超人的智慧和领导才能,雄霸中原,长期定都许昌,他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广揽天下文人志士共创大业,不仅带来了社会安定,造福了一方百姓,还极大地促进了许昌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可以说,曹操对许昌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当历代君王站在维护封建伦常,维护自身统治秩序的角度,认为曹操破坏了封建道德秩序、破坏了“君君臣臣”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认为他是“白脸奸臣、一代枭雄”而加以大肆批判的时候,许昌人能够站在更加冷静、更加客观、唯物的高度去正确看待曹操一生的是非功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超越。更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建于康熙年间的关帝庙正殿(汉寿亭侯大殿)自古就有曹操的塑像,曹操与关羽同享一炷香,同食一桌供,形成了把关羽和曹操联袂加以歌颂的独特文化现象,并由古一直延续至今,这在海内是绝无仅有的,正可谓“天下关庙都贬曹,许昌关庙奉曹操”。

拜殿和春秋阁前两侧分别有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形成三个完整的院落。整体建筑布局严谨,精巧玲珑,地方建筑手法与官式手法相结合,红墙灰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保存完整,是许昌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仪门和拜殿之间是东西配殿,为尖山式硬山,灰筒瓦顶。东西配殿均面阔三间9米,进深一间5.5米,设前檐廊。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拜殿:拜殿和大殿连为一体,是中轴线上的最大建筑,为清代康熙年间所建。面阔三间12.6米,进深一间6米。檐高4米,硬山墙灰筒瓦顶。

汉寿亭侯大殿:尖山式硬山,面阔312.6米,进深29.75米,硬山式灰筒瓦顶。前檐明间和次间均设格扇门,后墙为封护檐,明间设有棋盘门和后殿相通。梁架彩绘为单线平涂,檐下绘三国故事图案。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过大殿屏风,入三进院落。正面是春秋阁,两边为东西厢房。

 春秋阁:春秋阁为楼阁式建筑,置于台基之上,设有内外楼梯。单檐尖山式硬山,面阔39.8米,进深29.8米,两层通高9.6米。下檐设外廊,明间为格山门,次间为格扇窗。上层外檐廊有栏杆扶手,明间设有格扇门,次间设槛窗。上层檐下枋有透雕花草吉祥图案,刀工精细、传神,又施以重彩,十分华丽。柱间雀替为鲤鱼吞花、云龙戏水等透雕图案,很有观赏价值。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东西厢房:东西厢房对称,均为尖山式硬山。面阔39.32米,进深17.26米,设前檐廊,明间和次间设置格扇门,灰筒瓦顶。格扇门的池板和檐下走马板内全部为透雕花鸟、动物图案。可谓精雕细刻,又施以彩绘,非常精美、逼真。东厢房为议政堂,西厢房为五虎堂。

关帝庙碑碣荟萃,内涵深厚。现集于庙内碑碣六十多通,其中有原灞陵桥遗存碑刻,明代周国主、大将左良玉的“汉关帝挑袍处碑”、嘉靖年间“关王辞曹操之图碑”、以及清代“创建关帝行宫挑袍碑记”等。这些碑刻均为研究历史文化、三国文化、关公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证资料,尤其是“移集呈稿”碑刻,深刻揭示了关公文化的商业内涵。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1991年灞陵桥桥遗址的挖掘清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桥上遗留构件有石雕栏板、戏水龙头、望柱、石狮、石猴等,现均存放于关帝庙内的复原桥上。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戏楼于关帝庙中轴线最南端,是关帝庙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复合式歇山建筑,通高13.1米,建筑面积163平方米。现戏楼为2010年在原址复建。中柱柱联:倚月高歌阆苑三千蓬岛外,临风吐韵霓裳一曲紫云端。外侧柱联:绮丽风光难得此时清岁稔,升平欢笑无非是巷舞衢歌。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桃园位于碑廊东侧,桃园与碑廊共同形成了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的巧妙布局,充分展现出古园林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许昌关帝庙旁修建桃园也有许昌地域的原因。关羽死后有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他的一生:“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功在许昌。”许昌是关羽精神的所在地,是关羽辉煌一生的起点,而他这一生的精神又始于刘、关、张三兄弟“桃园三结义”,桃园内建有结义石、结义亭、结义堂,正是为了纪念刘关张三兄弟的结义精神。

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千古忠义由此始——灞陵桥景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