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2016-03-04 21:27:10)
标签:

重点文物保护

中原文化

三国文化

许昌文化

旅游

分类: 老家河南

     春秋楼又名大节亭,曾以关公宅,关王庙,武安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帝庙称之。位于许昌市中心文庙前街中段,为明清风格建筑群,属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关宅雉门,是春秋楼文物景区的山门。该建筑系单檐歇山式建筑,结构巧妙,庄重古朴,绿色琉璃瓦覆顶,檐下饰旋子彩绘,是一处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明代早期建筑。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三国志·蜀书》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相传关羽下邳兵败后,为保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归附曹营入许。曹赐羽宅第一处。羽避其嫌,将一宅分为两院,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传为美谈,后人为昭彰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名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是许昌十景之一。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为春秋楼赋诗一首:“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现存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修葺,形成了“一宅分两院”的基本格局,外院中轴线上依次有雉门、钟鼓楼、春秋楼、刀印楼、关圣殿等,内院有问安亭、甘糜二后宫、挂印封金堂及附属建筑;西与文庙毗邻,总占地面积约30亩,是以三国文化为依托的一处人文景观。

    整个景区有三大特点:外院中轴线上的山门、春秋楼、关圣殿等主题建筑以一重、二重、三重檐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尤其是景区内主体建筑关圣殿高达33.1米,内塑15米高的关公塑像堪称全国之最;内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西与文庙毗邻,“文武二圣并祀”更是全国罕见。此外,景区还保留了许多珍贵的碑刻,其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追封陇西郡伯李彬碑》乃为镇馆之宝。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钟楼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照壁,俗称影壁。书名“萧墙”,“萧”古音同“肃”,望之,肃然起敬之意。影壁,音谐“隐避”,“以之藏身避祸焉”,属皇家宫院第一道防卫工事。封建社会,以门第分尊卑,此风始自秦汉以至清末。凡将相王侯、封疆大吏府第之前,必有是物,以此炫耀标榜,这一习俗延续两千余年。

春秋楼石雕照壁,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俗称“麒麟瑞祥大照壁”。它的上部为庑殿式脊顶;中部有四柱三间,高浮雕“麒麟望日”、“双龙戏珠”、“鹤立松云”风格粗犷而又技法精到;下部为刻有俯仰莲花的须弥座。在照壁檐下的额枋上镌刻有“仁、义、礼、智、信”五个篆字。这五个字就是宋明礼教“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了。“麒麟瑞祥大照壁”宽9米,厚0.78米,高5.2米。原立于春秋楼山门之前,以示关庙之威严。因年久失修,斑驳残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使其恢复原貌,移至景区外院中。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春秋楼”又名大节亭。重檐歇山式建筑,建于元至元年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色琉璃瓦覆顶,九脊六兽,飞檐翘角,赤柱接地,雄伟壮观,通高14米。是关公夜读《春秋》的地方。一层正面门楣上镌刻“春秋楼”三字,为清康熙年间许州吏目,著名书画家滕之瑚所书。门两旁书楹联为:“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楼内塑有一尊关羽夜读《春秋》塑像。楼内还有两幅精彩的壁画《曹操赠马图》、《关公辞曹图》。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关圣殿原名义勇武安殿,是关羽的寝殿。明成化进士成缪曾有诗赞曰:“巍峨碧殿鲁灵光,传是关公旧寓堂。伏腊至今纷父老,粢盛全不间沧桑。通宵秉烛垂千古,大义经天著五常。祠祀每当风雨夜,时闻腾踏下长廊。”现在的关圣殿,为1997年在旧址上重修。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通高33.1米,40根立柱,前廊、后廊及侧廊18根檐柱为青石制作。正面中间的4根滚龙柱为深浮雕,刻工精湛,高峻雄伟。殿顶部饰黄色琉璃瓦,殿脊正中嵌金色“武圣”二字。殿门上方三重檐下,悬“关圣殿”金字匾额。殿前为双层月台,周围饰汉白玉护栏;下层为大型须弥座,把整个建筑烘托得巍巍壮观。一层月台的东西两侧为重檐、攒尖四角形建筑,分别是刀楼和印楼,是存放关公大刀和汉寿亭侯印玺的地方。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关圣殿内塑有一尊高达15米的关羽坐像,气势恢弘,威严之极,可以称之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室内最高的关羽坐像。左右两侧有关平、周仓、王甫、廖化四位的站像,组成协调的整体画面。整组塑像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甘糜二后宫就是“两院英风”中的内宅。内宅的主体建筑为甘糜二后宫,历史上称为昭烈皇后祠。当年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跟随关羽来许都后,就在这里居住。现在的建筑为楼阁式,分上下两层,面阔三间,灰瓦覆顶,镂花门窗,苏式彩绘,清幽雅致。二楼还塑造有甘糜二夫人和丫环的蜡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穿兰衣裙的是甘夫人,只见她面容憔悴,神态忧郁。穿红衣裙的糜夫人形似看书,可眼神根本不在书上,若有所思的样子。在她们的身旁有一位侍女一直站在窗口向窗外看。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因为古时候男女授受不亲,所以关羽从来都不越过雷池到两位皇嫂住的地方,只到问安亭向嫂子们问安,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问安亭为连体式建筑。前部为卷棚,后部为重檐攒尖四角亭。檐下内外饰苏式彩绘,玲珑剔透,美观大方。当年关羽为了消除两位皇嫂在许昌居住时的忧愁,就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到这里向两位嫂嫂问安。曹操从内心越发佩服关羽的为人,更想收为己用。他知道关羽每天晚上要夜读《春秋》,而甘糜二夫人要做针线,就每天派人赐给他们一支蜡烛,让他们同用,关羽立即挥剑把一支蜡烛分成两半,一半送给两位皇嫂做针线,另一半自己留下来夜读《春秋》。从此,“剑劈蜡”的故事就在许昌传为佳话。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许昌文庙建筑布局十分严整,它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大门、照壁、泮池、戟门、东西廊、大成殿。建筑轴线南北长120米,总占地5000多平方米。

许昌文庙的大门是不打开的。因为在封建科举时代,无论哪州哪县只有辖区内出了状元,才能打开文庙的正门。许昌历史上虽说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始终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出过状元。所以,许昌文庙大门就始终未能正式打开过。

戟门,五开间灰瓦硬山式建筑。顾名思义,戟门应该是存放兵器的地方。据说,当年的州官县令每逢新上任,或是春、秋两季的祭日,都要到文庙祭拜先师孔子。他们出游时,往往是前呼后拥,旌旗仪仗遮天蔽日。可是,当他们进入文庙经过戟门时,必须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并将兵器仪仗陈列于戟门的两侧间里。然后,再整装弹尘,必恭必敬地去朝拜孔圣人。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这座建筑因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得名。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九脊六兽,绿色琉璃瓦覆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建于高1.7米的月台上,十分壮观。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大成殿主间内供奉着高约4.5米的孔子坐像。慈眉善目,双手合十,显得谦恭而随和。在其左右两侧分别是曾参、颜回、子思、孟轲四位人物立像。这四位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如颜回。或是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孟子。

孔子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颜回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曾参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子思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孟轲
关公秉烛达旦处——许昌春秋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