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罗兄所谓的“深度”的全面地理解就是:基本面选取的深度、行业属性地位选取的深度、安全边际价格的深度、投资理念的深度、投资策略深度等几方面。我认为,实质上是一个股利低估模型。
一、定性标准。
1、基本面深度:小精尖广新,小市值(目前标准百亿市值之下)、精简产品、隐形冠军行业龙头、产品使用的广泛性、企业的创新能力、稳定的较高分红历史等。
2、行业属性地位深度:深选大消费吃、穿、药、用。深选第一或唯一的企业。
二、定量标准。安全边际价格选取深度:
1、百亿市值下小盘股:耐心等待两低一高出现。(1)市盈率12倍之下。(2)市净率1.5倍之下。(3)股息率4-5%以上开始关注等。
2、大蓝筹更要严格掌握几点:(1)稳。常年稳定的业绩及分红,考察尽可能时间长一些,比如有8-10年以上的稳定业绩和不间断分红,而且稳定的较高比例分红。(2)高。必须有更高的股息率要求,大致是7%左右以上。或有5%以上股息率但业绩增长明确。(3)低。更低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一般市净率要求的1倍左右以下,市盈率大致在10倍之下。
三、投资理念深度(盈利期望值)。
深入理解“小收益稳健股息如债券利息,大收益耐心顺自然等待过激市场价格”的深度价值投资思想。
1.即使股票不涨,也可得到超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特别强调高分红率的道理在这里体现。
2.市场转好,可以得到价值回归的市场波动收益。可期望戴维斯双击效应。
四、投资策略深度。我认为包含资金配置和操作纪律。
(一)资金配置。
1稳健型,股票和债券配置为5:5动态平衡。
2.保守型,配置股票和资金配置为3:7动态平衡。
3.攻击型,股票和债券比例为8:2动态平衡。
(二)操作纪律。
严格遵守上述四条标准。保守投资,安全第一,在谋求保本的基础上追求合适的盈利。不遵守这一条,整个模型就没有价值了。后果就是钱袋子越来越轻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