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持股数量的思考

(2012-03-03 11:14: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理念
    作为一个小散,想做到巴菲特集中持有优势股,获取最大化利益的策略,其实风险是最大的,原因在于小散很难去把握一个公司里外各项信息,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在中国股市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信息公布往往不是很透明,我们尤其要牢记小散先天缺陷,所以,巴菲特集中持股策略对于小散是不可行的。

    巴菲特关于长期持有优秀公司,分析公司竞争优势,安全空间买入原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巴老的思想偏重于定性方面,作为小散比较难以模仿,我们更需要一些定量标准,相对来说,聂夫的低市盈率选股法更具备可操作性。但是“低市盈率”选股法,也只是给出一些大的框架,确切的说,“低市盈率”只是一种胜算比较高的模式,并不能精确到个股,就如前面所讲,小散不可能对一个公司的股票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分散就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策略了。这个分散有两个显然的好处,一是增大样本群体,尽量发挥概率作用,提高胜率;二是当出现“黑天鹅”事件的时候,由于分散持股,可以尽量减少损失。

    格雷厄姆也是十分提倡小散适当分散持股,就格雷厄姆、巴菲特、聂夫三位大家而言,格老、聂夫的理论对于小散更具有可操作性,尽管巴菲特的成就最大。资金量不是很大的小散,持股最好不要少于5支,持股数保持在5-15之以内为宜,同时配置不少于25%仓位的债券基金,根据股票仓位和债券仓位比例进行动态调节,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