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电影《刘三姐》里,刘三姐与莫老爷请来的众秀才对歌时斥责对方道:富人只会吃白米,双脚何曾沾过泥。问你几时撒谷种,问你几时秧出齐。
我家乡在农村,虽然妈妈一向疼爱我没让我做过多少农活儿,但我也算是在庄稼地头从小玩到大的,可是很惭愧,刘三姐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了。家乡在北方,庄稼地里通常撒的是小麦、玉米种子,在我很小的时候,还有谷子和大豆,而后两者在今时已是很少见的了。我只知道,在国庆前后是一年中冬小麦播种的时期,而端午前后是收割小麦的时节。有一天看关于大豆的新闻才惊觉,我家乡停止种植大豆的时间,大概与国外大豆与中国大豆博弈的时间相差无已,可见,粮食永远是经济的基础决定因素。
这种状态下,我似乎不能算是刘三姐眼中的穷人,但事实上,如果是在以出身论英雄的年代,我绝对根红苗正。不知是否南北方划分“地主”“财主”的要求有所差异,我从家中长者口中听到过另一类的“地主”版本。那还是长者年纪尚小的时节,同村一家被划分为地主的妇女因患病双手疼痛难当,后来就医得知,是因长年劳作而致双手关节变形所致。当时我家那位长辈大为感叹:你们家也是地主哎……
许是我家乡山村庙小,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跟刘三姐眼里的莫财主有着天差地别。
自古以来,在农村,土地和饮食是衡量一家人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准,而饮食中最重要的一条,则是:肉。早在战国,曹刿的乡民们就说过: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有资格食肉者方有资格参政,而对于广大以植物类食材果腹的百姓而言,食肉与食菜是当时身份的铁证,好比孔乙已眼中的长衫短衫。八卦点说,肉吃多了对身体并无好处,民间也常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曹刿则最先表现了对此种饮食习惯影响思维的深刻思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见生活优越后,肉吃多了却能制肘思维的发展。插点题外话:而食肉与食菜者的思维灵活程度,众位可参见喜洋洋与灰太狼论证,呵呵。
但是,大家都知道,长年饮食没油水的最大坏处就是人容易饿,若从事体力劳动,则表现为饭量大、易饥饿。刘三姐中的众贫民显然属于此列。当莫老爷禁止众百姓上山采茶时,哀伤的音乐下,大家开始唱道:十担香茶九当税,十担稻米九当捐,剩下一担养儿女,财主又把饭碗端。
从这四句歌的数字对比中大家可以看到,在古代,造成百姓贫穷的最大因素并不是地主的盘剥,而是税、捐。但是为什么在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中,习惯将财主、地主称为“某剥皮”呢?很显然,百姓的肉与血早被捐与税榨干抖净,等于了财主地主这一层时,百姓早是皮包骨头。
现代人都清楚,人体的疼痛神经多布于皮肤表层,而通常压垮骆驼的也是最后一根稻草。当百姓只剩皮包骨的时候,地主的盘剥自然痛入骨髓。这似乎也可以理解,在许多故事传说中,地主的压迫是贫民揭竿而起的直接因素。
从古至今,权势与财富的关系好比狼与狈,当二者合作时,目标猎物通常无处遁逃,而如果拆开二者,狼依旧可以如狼似虎,但狈却从此寂寂。权势好比收了十之九的捐和税的官府,而财富则是最后端碗的财主。但最后端碗的财主,却在历史的地位中颇为尴尬。
一方面,权势者拥有财富认为自己是理所当然,而另一方面,百姓通常不会去和官府较那么多的真,因为不敢,俗语说的民不与官斗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对于同样是民却富裕的地主而言,百姓则表现的有反抗精神的多。虽然二者经常勾结。
财富的尴尬在于,当财富到了一定的数额,当权者看着不顺眼,于是,历史上国家穷而个人富的结果只有一个:抄家。而做为百姓,一家人富裕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被人惦记,甭管这财富来于重利盘剥还是巧取豪夺,财富不问出处,只看数额。所以遇到了灾荒年,吃大户的情境自然也就见诸历史。
财富压在权势与贫民之间,就像肉夹馍里的肉,谁都想咬一口。对富裕阶层的打击从汉武帝时命豪门迁屣可见一斑,财富积累到了一定数额,当权者会想方设法让你吐出来。百姓财富的十之九已然归了官府,再去压榨穷人是件很危险的事,因为穷人穷凶极恶、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处理不好,软弱的跳脚骂娘,脾气差的直接造反了。而富人则不同,他们有太多的利益牵扯,注定了他们是一块好捏的软柿子。
财富到了这种程度,似乎是财富的悲哀。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财富呢。
在今天的社会,有许多人在问、许多人在说、许多书在写:你为什么是穷人,他为什么是富人。
我也很想知道答案好摆脱贫困的现状。读了许多书,看了许多资料,其实在历史中,贫穷的富人比比皆是,他们学富五车、思维灵活、不畏权贵,我不知道如果让他们改变了经济状况,他们是否会因为利益共同体的元素而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我只知道,在坚守贫穷的时候,他们精神世界富裕到贵族或出神入圣的地位。
最近一直在困惑,我们为什么不爱读书了。刘三姐唱道:五谷杂粮都不种,饿死你的人之初。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书籍的功利性生怕你不明白:《公关力》、《互联网营销的本质:点亮社群》……没有人认认真真的读一本书,只有人马马虎虎地阅读成为富人的方法。
衡量穷富的标准只剩下了财富,这是真正的杯具和餐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