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春三月话乡情之三:清名桥

(2017-05-26 14:35:49)
标签:

无锡

清名桥

杂谈

分类: 国内游记

                                    http://s4/mw690/001TODoAzy7bmg8dSsbc3&690

                                    前言

宛若青晨,细雨湿流光,日前跟团与当家共游无锡,三天二夜的游程,有游心,有思念,更有忆旧。

三天游程,游了《鼋头渚》、《惠山古镇》、《清名桥》、《巡塘古镇》,其中《鼋头渚》、《惠山古镇》有去过多次,名符其实的旧地重游,而《清名桥》、《巡塘古镇》虽都是首次,但让我更感兴趣的当是《清名桥》,为啥?我会在阳春三月话乡情之三:《清名桥》中道来。

《阳春三月话乡情》会分四集,即:

阳春三月话乡情之一:无锡鼋头渚

阳春三月话乡情之二:无锡惠山古镇

阳春三月话乡情之三:无锡《清名桥》

阳春三月话乡情之四:无锡《巡塘古镇》

    我对《清名桥》特感兴趣,每当到无锡时,总想亲临去看看,去逛逛,欲问为何,此意实源自母校洛中70周年校庆时,即兴写了“闲话洛社之一:上塘、下塘”,文中有述:“离古镇春秋数拾后之今天,此次参加母校洛中70校庆,有机会重归古里,感慨深沉,原想可一游江南水乡,然江南古镇已不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古镇,完全没了洛社老街,没了洛社老石桥,没了老房子,当我沿着高低不平、泥坑遍及的石板路和处处斑斓崎岖的小道一路闲走时,眼前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变得那样的陌生,变得我完全不认得了,我尽力在追寻和追忆原来的江南水乡、原来的江南古镇,因为它很美,很美,可她是实实在在的消失了”。

没了的洛社老石桥》,找不到它的影印,一时把网上查看到的《清名桥》当成了洛社老石桥》在事后找到的由冯尔昌先生摄于1944年的洛社老石桥》珍贵摄片后,才知它才是迄今为止唯一能找到的洛社老石桥珍贵资片,从此也才有了《清名桥》替念。

           http://s13/mw690/001TODoAzy7bmgyvGyw2c&690
                         此处学校系为我曾就读的《私立洛社中学》。
http://s6/mw690/001TODoAzy7bmgyMNP7c5&690

http://s10/mw690/001TODoAzy7bmgyPP7P39&690
                             1944年《洛社老石桥

 《清名桥》洛社老石桥,曾经的混淆,从照片中看来,其形又何等地相似,如今再也找不回洛社老石桥》,欲从清名桥》找到昔日洛社老石桥》的记忆和回味,

 环城古运河出了南长桥就进入了清明桥古运河段。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位于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古老的运河两岸。清名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与运河沿岸民居和谐相处、相得益彰,是无锡市区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被誉为是无锡古运河上最美的景点。

    清名桥》的美,是一种别样的美,它是需要细细地、静静地品味的......。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的《清名桥》,原名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伯渎港丁字交汇处。 

《清名桥》横跨古运河,伯渎桥卧伏伯渎港,东西衔接,南北相连。两桥相望,前后错落,站在《清名桥》上看,伯渎河和伯渎桥在清名桥》南侧,它流经梅村至常熟。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有看到桥身全系花岗岩多铰砌拱,桥顶两侧各有固石题名,两堍至顶排列方形望柱,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浑厚端方。西岸驿道高低起伏,河浜曲折不齐;东岸古窑披绿,绵延数里。桥旁民居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桥下河水倒影,波光粼粼。桥北刻有石联曰:锡岭龙峰对峙·梁溪伯渎媲美,可惜桥南的上联已荡然无存。清名桥》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1986年被列为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名桥》风姿与古代汴梁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虽历经岁月风雨依然稳固端方,植于石缝间的皂角树丛依然青翠,向过往旅客讲述着古桥的故事。

 《清名桥》的美,是一种别样的美,它是需要细细地、静静地去品味。

《清名桥》下古运河齐头并进的南长街,原来是沿古运河的一条古释道,异常繁华喧嚣的一条古街,然历经改建,房子新了,道路宽了,与从前完全不同了,在上海能看到的一些酒吧,这里也都纷纷登场,甚至可以看见堆积的啤酒桶,矮脚楼面馆,如今也变成了星巴克。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的精华绝品。桨声涟涟、灯影绰绰、古桥悠悠、庭院深深。这是对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最好的描绘。古运河两岸沿河民居粉墙黛瓦、漏窗小阁隔河相对,灯笼高挑、小船悠悠枕水人家。保持了绝对纯正的江南民居的水乡风格。

  《清名桥》西侧有南长街(为上塘),左侧的街巷称下塘。旧时下塘一带有米市、烧窑业、丝厂、船码头、戏院、饭店等,有“上塘十里能兴市,下塘十里能烧窑之说。

 行走中有发现清名桥》北侧有1929年建造的大公桥,大公桥西面有永泰丝厂旧址。

 据说,当年无锡城南有三条古驿道,性质象今天的国道。一条水驿道,即南门古运河水弄堂,另外两条古驿道是南长街和南下塘街。

 当年这里,前街后河,民宅临水而建,毗邻接茬,枕河相依,小桥流水,船儿荡悠,古刹钟声,妙光塔影,里巷纵横,老街古风,编织着繁华的市井和流动的故事。

 如今,虽然与原来的古街不可同日而语,但从小方块的石子路和仿古的建筑上还是能够找寻到一些旧时的痕迹。还能看到被保留下来的老门槛,旧式店面插门板的凹槽,以及走上去嘎吱作响的楼板,意图还原其“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风韵。

 步行街口,一块刻有运河古邑四个字的牌坊将喧闹的车水马龙挡在了街外。据文字介绍乃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两边的凉伞下,置放着各式桌椅,大多是藤制的,比起钢凳铁椅,当亲柔温和了许多,而星巴克、奶茶铺和茶馆门前,稀疏坐着的几对恋人,或摆弄手中的杯子,或细细品啜,偶尔的一低头或莞尔相视,写满了蜜意柔情,沿街店名是中外文夹杂,把几个无锡本土老者看得有点一愣一愣。

 南长街,不知陪伴了古运河多少年古运河,也不知见证了南长街多少年这五千多米的前店后河,如今成为了现代无锡人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在告诉我们:南长街越来越年轻了,也越来越时尚了。今日的南长街犹如一支古梅上开出的艳丽花朵,不管它如何光彩夺目、青春焕发,不管它如何新奇时尚、充满小资情调,它的根系还是深深地扎在生生不息的古运河里。

最喜欢清明桥上那几枝小树,那是古桥的生命律动。

时尚的南长街已属于年轻人的夜生活,据说那里的步行街的石板凹凸不平,把穿高跟鞋的淑女们整惨了,哈哈!

 想来清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各有六次乘坐豪华的龙船,从北京来到江南,进行南巡。在古运河的无锡段多次上岸游览,流下了许多佳话轶闻。

 《清名桥》高高地跨跃在无锡的古运河上,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她总会迎送来来去去的行人,上街的,赶车的,散步的,旅游的,拍照的......。

  看到古老的清明桥,想起洛社大石桥。

      http://s13/mw690/001TODoAzy7bmhoWWOoac&690


http://s8/mw690/001TODoAzy7bmhp0lsHb7&690

http://s8/mw690/001TODoAzy7bmhp4fgH97&690

http://s8/mw690/001TODoAzy7bmhp7As797&690

                     http://s2/mw690/001TODoAzy7bmhp9Q5P61&690

http://s9/mw690/001TODoAzy7bmhpcJVSc8&690

http://s5/mw690/001TODoAzy7bmhpgi7q04&690

http://s8/mw690/001TODoAzy7bmhpoxQX07&690

http://s11/mw690/001TODoAzy7bmhpyXayda&690

http://s9/mw690/001TODoAzy7bmhpBwwMb8&690
                            千年古桥清名桥 伯渎桥河段全景
http://s16/mw690/001TODoAzy7bmhpEm6z1f&690

http://s3/mw690/001TODoAzy7bmhpSZfI82&690

http://s11/mw690/001TODoAzy7bmhq1mAi9a&690

http://s10/mw690/001TODoAzy7bmhq4TMJ09&690

http://s7/mw690/001TODoAzy7bmhq8ehga6&690

    http://s1/mw690/001TODoAzy7bmhqaENOe0&690

http://s10/mw690/001TODoAzy7bmhqq27L99&690

http://s6/mw690/001TODoAzy7bmhqFLHn75&690

http://s2/mw690/001TODoAzy7bmhqMWnn91&690

http://s1/mw690/001TODoAzy7bmhqR0SQ20&690

http://s6/mw690/001TODoAzy7bmhQhz5b65&690



http://s13/mw690/001TODoAzy7bmhQC9nCcc&690
                                            南长街↑
http://s3/mw690/001TODoAzy7bmhXQZsSe2&690

http://s4/mw690/001TODoAzy7bmhXVnY7b3&690

http://s10/mw690/001TODoAzy7bmhY3kkVe9&690

http://s8/mw690/001TODoAzy7bmhY8DoHf7&690

http://s10/mw690/001TODoAzy7bmhYfg5Xd9&690

http://s16/mw690/001TODoAzy7bmhYkMJ9af&690

http://s16/mw690/001TODoAzy7bmhYq0p1df&690
                                         南下塘↑
http://s4/mw690/001TODoAzy7bpj0NNRNa3&690

  非常欣慰与高兴,刚刚偶尔搜到至今为止第二张洛社大桥旧貌》照片,赶快补发,以供曾经的故乡人回味,《洛社大桥》该具雄姿和有历史的吧
交通:

地铁:乘1号线到清名桥站下车即可。

公交:乘111702等到通扬南路(清名路)站下车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