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姜彦卓艺术作品赏析-金安传媒

(2017-10-11 19:18:03)
标签:

金安传媒

书法家

姜彦卓

分类: 美术资讯

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姜彦卓艺术作品赏析-金安传媒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049488.jpg

姜彦卓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组织和发展委员会委员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直机关书画协会理事
北京见心悟一画院书法家

2014年中日文化交流书法展
2015年中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
2015年陕西省临帖展
2016年陕西省秦书进京展
2016年陕西省书法篆刻展
2016年解放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书法展
2016年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2016年中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
2017年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书法篆刻临作展
2017年风骨.陕西书法院奖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2017年陕西省书协和陕西省慈善协会联合举办的天朗碑慈善书法大赛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254200.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319786.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353823.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440524.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518525.jpg

      余识彥卓,始于几年前省书协举办的临作展,时其临作博得评委一致嘉许。嗣后几年,彦卓頭角渐露,佳作迭出,好评不断。日前又以新著巜姜彦卓书法作品》持示,仍令我为之刮目。后生可畏,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彦卓书法主攻米书,旁涉诸家。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又因其书体潇散奔放、法度森严而独立一派。米芾集历代法书之大成,以前的技法汇总于此,以后的规范由此滥觞。学习米书,不仅在掌握各种书写技巧上可以执简驭繁,而且对以后的拓展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彦卓学书取法米芾,可谓聪明之举。
      彦卓酷爱米芾书法,虔诚而执着,如醉如癡。殊唯测其与所崇拜的偶像之间有着怎样的灵犀关照,竟然在学书的路径上也如此相似?他自弃商而涉足书道,便义无反顾地行走和陶醉在自己选择的风景里。米元章的《蜀素帖》、《苕溪诗》、《研山铭》等大小诸帖,他皆广为搜罗,爱不释手。反复临摩,以至焚膏继晷,穷年兀兀。几近痴迷而刻骨铭心,置诸壁间案头,朝夕相对;矜为枕上之物,须臾不弃。又沿着米芾的路径,上溯二王、颜柳、褚遂良,再沿流至王铎、徐渭、傅山等,如此反复,梳理辨析,欲竭力追摹米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气势和雄健高古、超迈入神的韵致;非咀出其精髓而不罢休。他博釆众长,转益多师,数进中国人民大学、中书协高研班,拜谒名师,聆其亲炙。所见既丰,目力辄高,用功既笃,书艺乃进。几经寒暑,彦卓便取得骄人的成绩:作品十数次入选国展及省级书法展赛,且屡获嘉奖;遂被吸纳为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发展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余观彦卓书作,气息高古,精神饱满,深得米书神韵,颇具自然流宕之美感。其用笔爽利劲健,潇洒自如;结体灵动飘逸,欹侧多变;笔法汪洋恣肆,又法度谨严;章法疏密有致,浑然天成。看得出,他是以米芾为宗法,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韵味和力量,一种挥洒豪放的气象和一种酣畅淋漓的表达方式。一位书法家,如此虔诚地投身书道,且努力追求高起点、高境界,着实难能可贵。
      彦卓的成功经验,给人以颇多启示。兹略举一二,与同道共勉:其一,学书之道,首在用功。屈子《离骚》有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书法一道,非朝夕之事。若朝学执管,暮夸其能,那是自欺欺人。右军使池水尽墨、秃笔成塚,始成正果。米元章之成就也俱从后天苦修得来,他每日临池,未曾或辍,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姜彦卓临帖习字,每日上千字,坚持不懈,常为一个点画形态、结体变化,反复揣摩,甚至废寝忘食。他的成绩就是有说服力的例证。所望书道同仁,勿间临池之志,勿急图近功,勿以小成而自矜,当发愤苦修、勤勉力行;当持之以恒、孜孜追求。窃以为,若能如是,皆能有成也。
      其二,学书之道,贵在心悟。林散之先生有两句诗:“书法由来智慧根,应从深处悟心源。”记得陈少默老也曾说:书法家要多写,要勤奋善思。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有悟性,叫聪明人用脑写字。前辈教诲,当置之座右,见诸于行。学古人法书,不能“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孙过庭《书谱》),若不知参悟、不能会通,只知下死功夫、笨功夫,断难穷于众术、极于所诣矣。彦卓习米书,形神兼备,庶可乱真,时人评其书,谓为善也,可见其善悟之功。习书之人,倘能勤奋,又善心悟,鲜有不登峰造极者矣。
      恕我直言,当下之彦卓,仅为小成。然其正值盛年,相信他仍会砥砺前行,不断有佳作面世。余殷切期待,故乐而为之序。


                                   丁酉中秋于长安 雷珍民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814131.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835312.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856212.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922883.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3940402.jpg

                  写米芾的姜彦卓


      佛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涅槃经》)吕语集粹·存养》又说:“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姜彦卓是个专心做事的人,选择了种瓜,就不再种豆。他研习书法,专攻米芾,不及其余。六年修成正果,成为习书者一个成功的范例。做为多年的书友,在2017年姜彦卓被批准接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他的书法作品付梓之际,我有几点感触:
      其一,习书之道,首在用功。有人把书法说成天分很高的艺术,我就不大同意。所谓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习书贵在于勤写,要坚持临习辍,并且有一定量的积累,做好书法基础功夫和技法技巧的锤炼,才好过入门关。姜彦卓拿起毛笔,选准米芾的书帖,六年来深居简出,在习书上狠下功夫,日临米帖长达六七个小时,千字以上,而且是心无旁骛,在点划结构的研习上专心致志。随着用功的加深,增加着对书法的认知和感悟,书写起来便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鱼得水。他这种书法的“天分”和“悟性”说到底是从勤奋中来,从书法实践和用功中来,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这个“入帖”的基础功做得非常好。
      其二,临创结合,书写个性。习书一定要临帖,临帖要临名家帖,而且要学会“面临”与“背临”结合,进而做到临习与创作的结合,最终形成自己的书写特征和书法面目,练就自身的真功夫。彦卓在这方面悉心把握,稳扎稳打,师古出新。不然,他在中书协“新人新作展赛”活动的现场演示中就不可能发挥得那么好,在许多次笔会现场也都能展示出自己稳实的书法实力。从这本册子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是把米芾的书法特点融入到自己的运笔过程中,成为自己的创作手法,让情感、笔法、墨色、个性融合在宣纸之上,成为既体现传统书体又独具个性特点的书法作品,从而有效实现了“出帖”的效果。
      其三,内练外修,由技进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不但要修练好技法内功,还要具备较好的学问修养和完备的书法理论,完成书法艺术从“技术”层面到“书道”层面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即所谓“由技进道”。为此,彦卓六进中书协高研班,问道名师;在书界结识同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凡是重要书展他都积极投稿参加,检验自己的艺术成果;无论公益事业还是市场需求,他都乐于奉献,充实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彦卓本来是企业家,无意中“种瓜得瓜”,成为书家,如今由于醉情于书法的魅力而让他欲罢不能。好在,有妻子支持,书友们相伴,又惠及社会,赢得众人夸赞。我想,人到中年换一种活法也好,自己充实着高兴着就行。


                          赵居阳2017年夏夜于半为堂书屋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541465.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65703.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638892.jpg

虚静修业  自然恬淡

      姜彦卓,1966年生于“鹤城”,现居西安。经商多年,广有财富,却倾心于书法艺术。2013年,姜彦卓割舍掉经营多年的公司,推掉一切琐事应酬,过起了远离嘈杂尘世,体验清泉洗心的日子。
      他与古为徒,沉醉于历代碑帖中,尽情享受着书法艺术的无穷的魅力。他闭门临帖练笔几近痴狂。无数遍临摹米芾的《苕溪诗》、《蜀素帖》,细心揣摩米字的结体、用笔特点,不仅追求形似,更求神似。常常为一个笔画的的形态,一个字的结体、一行字的变化、通篇字的章法反复揣摩,直到形神兼具。在研修米字的同理不忘兼收并蓄,追求宋人意趣和文人情怀,在临习中感悟书法的笔墨、线条、节奏之美……倍感其乐。
      明代张宇初《岘泉集·赵原阳传》有言:“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可谓易知易行矣,故代之出世拔俗者必苦行峻节以自持,信非志见卓异所不能造”。几近天命之年而研书法的姜彦卓亦如此他在虚静修业,自然恬淡中享受书法之乐。
      举凡有成就者,需“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即所谓自助、天助,缺一不可。为提高书法技艺,彦卓京城寻师,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学习,幸得遇郑晓华、刘文华、崔胜辉等名师亲灸,
从零出发,仅三年余,彦卓的书法艺术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6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获全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最高奖、2015、201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等全国大展,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艺术源于生活,之所以迅速取得如此之成绩,是彦卓厚积薄发之所得。他多年从商,阅历丰厚,为人真诚坦荡,交游广阔,见闻广博,使他的书法造诣一入门便得潇洒自然之“真趣”, 书风纯正,清雅、逎劲有力,给人一种节奏韵律的美感。
      但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又绝非三五年之功,是要用一生的心血来浇灌的。希望彦卓能吸纳山川灵气,汲取人文精华,融汇古今,陶冶性灵,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姜子牙72岁方垂钓渭水之滨,况彦卓乎。
                                                              李伟于北京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717692.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744987.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839547.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918440.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4946577.jpg

http://www.mj369.com/admin/Article/editubb/UploadFile/2017101118501878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