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34

(2017-03-24 08:10:38)
标签:

杂谈

​​

234同题仙游观

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译文】

初次来到仙台,看见这带有神秘色彩的五城楼。风雨凄迷,宿雨已经尽收。远处的山色连着秦川的树木,黄昏时附近响起的砧声报知已到深秋。稀疏的松影落在空空的醮坛边非常寂静,小洞里如春天般细草芳香温暖和深幽。何用再到别处去寻找什么世外仙境,人世间也自有可人之所,哪里再用他求?

【注释】

[仙游观]初唐时著名道士潘师正居逍遥谷.高宗尊异之,诏在其处建道观,又敕于逍遥谷建仙游门。    [五城楼]《史记·五帝纪》:“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仙人。”此处代指仙游观。    [砧]捣衣石。    [方外]犹言世外。《庄子》:“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某游方之内者也。’”    [丹丘]《楚辞》:“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注曰:“丹丘,海外神仙地,昼夜长明。”

【评析】

这是一首游览题咏的诗。因游览之地为道观,故诗中也表现出趋静向道之意。

游览诗描写景物要切地、切时、切人。本诗是与人同游道观时所写,故开篇即用与道教相关的词语与典实。“仙台”、“五城楼”切合题目中的“仙游观”。颔联写观外的景物。上句写所见,用“秦树”点明仙游观的位置,使其移易不到别处去。下句写所闻,点明登观的季节,并用晚景砧声进一步表现“风物凄凄”的情景。颈联描绘观中的寂静和幽深。上句写高处的空坛,突出其静;下句写低处的小洞,突出其幽。用以烘托道士生活的闲适恬静。末句再用“方外”、“丹丘”两个与道教相关的词语收束,表示对道士生活的称羡和向往,也隐含着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之情。

本诗章法很细密.首联点题总写,颔联写观周围之景色,切地切时,颈联写观内之景,突出静与幽,尾联表羡慕之情,切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