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17瑞鹤仙
周邦彦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译文】
城郭连着郊外的平原。长路漫漫,客人的车马越去越远,一片寂静冷落,只剩下一溜尘烟。斜阳向山下沉没,渐渐收拢它的光线。只有一抹余红,还在徘徊留恋,映照着孤城角上的栏杆。娇弱的佳人步履艰难,经过短亭时休息留连。意外地又遇到相好的美人,哪里用得着约会见面。美人的话语如同流莺一般娇软,劝我重解绣鞍,再斟春酒重新开宴。
【注释】
[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双调一百零二字。
【评析】
本词写送客归来时的惜春之情。上片写昨日郊外送别客人后,归途短亭中又遇相知而再饮。下片写红楼酒醒后的惜春恋春情怀。
上片开头三句写城外送客的情景。“悄”字为单字领起,直贯三句。“斜阳”三句以景托情,以余辉恋城衬人之留恋之情。“凌波”三句写之女子的娇柔,走路袅袅婷婷。这三句很值得推敲,或以为是陪伴词人前来送客者,但“何用素约”费解。且这位“凌波”者与后面之“流莺”是否同一人也值得考虑。如果是词人携带之女子,那么“何用素约”指的便是这位女子与流莺之相遇,流莺再度留客劝酒,再行宴饮。下片写次日酒醒后的所见所感。全词的意脉大致为:傍晚时携一女子同时送客。归途中到短亭小憩,又遇熟人流莺,流莺相劝再次饮酒。其后大醉而归。次日醒来却不知何时归来,何人照顾归来,可见其醉得不轻。关于本词之结构方法,周济分析颇为精到,他说:“只闲闲说起,又云‘不扶残醉’,不见红药之系情,东风之作恶,因而追溯昨日送客后,薄暮入城,因所携之妓倦游,访伴小憩,复成酣饮。换头三句,反透出一‘醒’字,惊飙句倒插‘东风’,然后以‘扶残醉’三字点睛,结构精奇,金针度尽”(《宋四家词选》)。
��~M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