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之仪
李之仪(?-1117)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苏轼知定州时,他作过幕僚。后官枢密院编修。官终朝议大夫。有《姑溪词》。
97谢池春
李之仪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款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译文】
残留的寒意完全消尽,一阵疏雨刚刚消歇,又到了清明以后。花园小径中还有一些残花,风吹池塘,水面上轻细的波纹如同纱的褶皱。未退黄嘴丫的乳燕穿过院门,轻盈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襟袖。这时恰恰是最好的光景,暮春黄昏时候。让人感受到的那种滋味,真如浓香的美酒。
【注释】
[谢池春]词牌名,双调九十字。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相思之作。上片写景,交待节令和时间,展示芳春傍晚的美景。下片直抒胸臆,发泄其不能与情人长相厢守的幽怨。情致宛曲缠绵,颇有柳永词风。
上片开头三句点出时令与气候,为全词的写景抒情张本。时当清明过后。刚下完雨。“花径”以下四句处在上片正中间,多方位立体地表现暮春景色。刻画精细,“款余红”描摹落花轻轻飘下的景致,与下句的“萦新皱”都写出轻微的风,这种描写可见观察细致,是我们创作时应当注意的。这几句渲染宁静闲适的气氛,为抒情作好铺垫。“正佳时”以下几句点出人物。下片前三句表现为情所困的神态,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思相同。以下四句就相思之情层层推进。不见又想,属常情,“见了还依旧”,则须反面见义,即见面还依旧要别离,更惹相思之意。以下设问,当是向对方倾述。频频相见也不如长相厢守。可见抒情主人公何等钟情。故四句词层层逼进,不见则想,见了又要别,频频相见则频频分别,让人更难堪。逼出最后几句:天不老,因此天不怕青春逝去,而人则不行,时光如流水,青春太短暂,而如此短暂之人生中情人还不能成双,岂不太苦?大有指责苍天的味道,也含有对封建礼教抗议的情味。这层意思虽不强烈,但依稀可体会得到。最后以无可奈何之语作结,怨情转深矣。
s(`t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