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7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译文】
自从入春以来,我一直闷闷不乐。即便那些红花绿叶,也令我凄惨愁绝。太阳光线已上花梢,黄莺在柳树上穿飞跳挪。我依旧拥着薰香的棉被,终日里慵闲懒惰。云样的秀发蓬松散乱,红润的面容憔悴瘦削。终日百无聊赖,懒得梳洗打扮,搽搽抹株,真是无可奈何。只恨那个薄情人,一去后踪影全无,连书信也不捎回一个半个。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定风波慢》,属慢词。另有同名为中调者。本词双调九十九字。
【评析】
本词写一位女子春日相思的情怀。描写大胆,抒情热烈奔放,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上片写春日中倦怠慵懒之情态,以外在行为刻画内在心理;下片写后悔当初不该让意中人离开,更显现在的孤独苦闷,直抒胸臆。
上片开头三句情景事兼有,笼罩全篇。时为春天,本是一年中最好之季节,但因为意中人不在反而更增忧伤,因此看见红花绿草更感觉凄惨忧愁,“惨绿愁红”是也。一颗芳心也无处安放,空虚寂寞,百无聊赖,“芳心是事可可”是也。红绿本为常人喜爱之色,但伤心人别有怀抱。此处属移情法。“日上花梢”以下六句是对“是事可可”的具体描写。先说日高懒起,再说起后也无心打扮。即是一天前后之情形。“终日”又暗示出天天如此,遥应开篇“自春来”三字。“无那”三句揭示原因,原来是意中人一去无消息。全词抒情之根便交待出来了。恨得深,正是爱得切之故。下片写后悔当初不该让郎君离开自己,并设想能够得到这样的幸福情景,他读书,我伴坐。在对爱情生活的憧憬中反村出现境的孤独苦闷。心理描写入微,抒情大胆直白,与正统文士词作的温柔敦厚有别。正是这一点,柳永才会受到晏殊的委婉批评。据宋人张舜民《画墁录》记载:柳永在官场遇到挫折,曾经去拜访当时正任宰相的晏殊。晏殊问柳永“贤俊作曲子么?”柳永回答说:“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马上回答道:“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便告退了。可见柳永词与当时正统士大夫词在风格方面的不同。“慵”和“闲”字是版本不同。
rice","�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