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71

(2016-11-02 09:25:18)
标签:

杂谈

271【双调·清江引】

曹德

长门①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②。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③,都不由凤城春④做主。

【注释】

①长门: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被幽闭在长门宫而死。后世成为诗词中常用之典故。 ②花如雪:形容柳絮如雪。 ③轻絮:指柳絮轻飘飘的。 ④凤城:指京城,京城有双凤阙。

【译文】

那长门宫的柳丝有千万个难以打开的结,一阵风来飘飞的柳絮如同白雪。离别的人不断再离别,攀折柳丝的人不断再攀折,苦于已经没有多少旧时的柳枝和柳叶。

那长门宫的柳丝有千缕和万缕,总是令人伤心的树。出行的人折断她的嫩条,燕子也飞来衔她的飘轻的柳絮,随便让人和燕子折断和衔去,完全不由京城的春神做主。

【评析】

       关于这两首小令,元末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了曹德创作《清江引》时的本事,认为是元顺帝时,权臣伯颜专权,擅杀大臣王爷,曹德写作这两首小令张贴于五门进行讽刺。但稍微有点笼统,伯颜拥戴顺帝有功,皇后伯牙吾氏家族嫉妒伯颜,怕他专权而发生内部争斗,伯颜尽杀皇后家族中有一定权势者并把皇后囚禁于冷宫后不久暗杀。曹德针对这些事件创作这两首小令并张贴最显著位置,很明显是揭露伯颜专权擅杀的罪行,为皇后以及皇亲鸣不平。知道这种背景再理解分析这两首小令就容易明白了。

       首先开篇的“长门柳”意象就非常引人联想,皇后伯牙吾氏被幽禁的冷宫不可能也叫长门宫,因此其比兴意义是非常明显的。陈皇后被幽禁长门宫而冷落至死的史实后世人都知道,并经常出现在古典诗文中,因此属于熟典。这里用长门柳的比喻意义是一目了然的,稍有文化常识的人便会理解作品的用意所在。“柳丝”谐音“留思”,挽留之意也。不但挽留而且还千万边的挽留并有千万个心结,情意之深可以理解。“风起花如雪”句既有柳絮随风飘舞如同雪花的现实景象的意义,又有无奈被风吹走而飘落之命运的象征意蕴。“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三句比兴意义更明显而深沉。但是皇后一党的人还是不断被诛杀,因此便不断的离别,不断的攀折,攀折的旧时枝叶都不多了。这旧时枝叶不就是旧时的皇后一族的亲故和大臣吗?

       第二首的感伤情调更浓。“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千万缕的“留思”和“愁思”,总是让人伤心的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写出任人欺凌而毫无反抗能力的情态,“嫩条”都被折断,象征被杀的人中还有幼童,古代确实如此,一旦家族中有犯大罪的,即所谓“灭九族”之罪,则襁褓中的幼童也不能免于死难,真是残忍至极。就连燕子也可以衔走轻飘飘的柳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是不由皇帝做主的意思。这里有两层意思,即作者认为这一切罪恶都是伯颜专权造成的,实际也是在为皇帝讳。具体是否由皇帝做主是很复杂的事情,我们不必为此多浪费笔墨。而作者的笔锋指向就是伯颜,这是非常明显的。小令敢于用比兴手法直接揭露当权者的罪行,其胆识非同一般,值得高度肯定。这也是本书选择这两篇小令的原因,因为两篇意义相近,故放在一起进行解析,与其他作品不同。

�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