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68

(2016-11-01 15:37:45)
标签:

杂谈

268【双调·水仙子】马嵬坡

徐再思

翠华①香冷梦初醒,黄壤春深草自清。羽林兵②拱听将军令,拥鸾舆③蜀道行,妾虽亡天子还京。昭阳殿④梨花月色,建章宫⑤梧桐雨声,马嵬坡尘土虚名。

【注释】

①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为皇帝的仪仗。 ②羽林兵:保卫皇宫和皇帝的专门部队。 ③鸾舆:皇帝的车驾。 ④昭阳殿: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唐代宫殿。 ⑤建章宫:昭阳殿: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唐代宫殿。

【译文】

       豪华宫殿里的香气渐渐冷却远去而梦魂刚刚醒,这才感觉自己在地下黄土之中而春天已经很深草自然很清冷。这才回忆起发生的往事,是那些羽林军都拱手听将军的命令,保护着皇帝在蜀道上来往而行。我虽然死亡换来了天子回京。长安城的宫殿里在春天依旧是月色照耀着开放的梨花,到秋季依旧是一片梧桐雨的雨声,而我依旧躺在这马嵬坡下的泥土中享受着皇帝深爱与思念的虚名。

【评析】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因为白居易的《长恨歌》而更加著名,是中国古代帝王与后妃爱情故事中流传最广争论最多的一个。这虽然与白居易的诗歌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故事主人公本身的原因更多。唐明皇李隆基是永远的话题,因为他在五十五岁前可谓极其英明睿智,是一代明君,可谓是政治明星。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辉煌的顶峰时期,历史上一般都称之为“开天之治”,即开元、天宝两个时期的升平繁荣。但实际上真正的盛世应该截止到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是李林甫取代张九龄和裴耀卿登上政权最高峰而主政开始的时间。安史之乱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而这一切都与李杨爱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李杨爱情便有了极其深刻复杂的政治背景,杨玉环便与李唐王朝政治的走向黑暗和安史之乱的爆发脱离不了关系。当时各阶层的人对于李隆基都有极其复杂的感受,爱也爱不起来,恨也有点恨不起来,因此对于他的爱情悲剧同样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的原因。

本篇思想深刻而含蓄蕴藉,无限深情幽怨都包裹在冷静的叙述中。首先要确定作品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妾虽亡天子还京”一句透露了确定的人物和其抒情的时间。这就是本篇是代言体,代的是死于作者五百多年前死在马嵬坡兵变而埋葬在“马嵬坡下泥土中”的杨贵妃。时间则是“天旋地转回龙驭”,唐明皇从成都回到长安之后。李隆基在从成都回长安途中经过马嵬坡的时候,曾经为杨玉环重新修坟,将其尸骨重新安葬,大概是这种举动惊动了杨玉环的魂魄,才抒发这种深深的幽怨。“翠华香冷梦初醒,黄壤春深草自清。”两句写杨玉环梦魂如同是大梦初醒,才知道自己早已经死亡,在深深的黄土中,在清冷的荒草下面才是自己的住所。可以想象那种心情该是多么感伤多么怨恨。“羽林兵拱听将军令,拥鸾舆蜀道行”两句中包含着无数的潜台词:羽林军官兵们都拱手听从将军的命令,保护着你在这蜀道上行走,你顺利到达成都,又顺利返回京城,但是你是牺牲了我才获得如此平安的。“妾虽亡天子还京”一句如同惊天炸雷一般,是血泪控诉和亡魂的呼喊。我虽然死亡了,而你却返回到京城。什么“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都是骗人的鬼话,把我活活勒死扔在马嵬坡下的泥土中,而你照样回到京城去享受人生。“昭阳殿梨花月色,建章宫梧桐雨声”实际是概括白居易《长恨歌》描写唐明皇回到长安后思念杨贵妃的那段诗句“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下面还有一大段,不具引。好像唐明皇如何爱恋杨玉环似的,但杨玉环的魂魄并不领情,“马嵬坡尘土虚名”,你只不过是让我徒自享受这种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虚名罢了,我不还是埋葬这马嵬坡下吗?“尘土”具有双关义,既指马嵬坡下的实际的尘土,也把自己担负的受到唐明皇如何如何宠爱的表面的虚名视为尘土。这就把李隆基做法的虚伪揭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其认识的深刻和表达的犀利真令人佩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