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56

(2016-10-28 08:17:53)
标签:

杂谈

256【仙吕·一半儿】春情

徐再思

眉传雨恨母先疑①,眼送云情人早知②。口散风声谁唤起③。这别离,一半儿因咱一半儿你④。

【注释】

        ①雨恨:与下句的云情是互文见义,即雨恨云情,指与意中人之见的甜情蜜意。母先疑:母亲先起了疑心。  ②人早知:指自己与意中人的暧昧关系旁人也早就知道了。  ③口散风声:从口中把咱们之间的暧昧关系说了出去。风声:指有关的消息。  ④你:指意中人。

【译文】

       咱们俩眉眼传情让我母亲先产生怀疑,不知怎么的又有外人也早早得知。散布出去这样的风声是谁惹起?咱们俩这次被迫别离,一半儿是因为我一半儿是因为你。

【评析】

       这是一首格调清新,抒情细腻的爱情小调。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初恋的姑娘,她仿佛在半嗔半怨,向意中人倾诉衷肠。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两句是互文见义,很漂亮。我们将两句重新组合便可以看出其妙。即“眉眼传送雨恨云情母先疑,眉眼传送雨恨云情人早知。”将一个词语拆散在对仗的两个句子里,同时兼有一种意义,便是互文见义的手法。既有风趣又增加词语的表现力。“口散风声谁唤起。”这句暗示出二人的眉眼传情,二人的恋爱已经被外面的人知道,母亲怀疑还可以对付敷衍,而外人的口水可不是好对付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人们都受礼乐教育的束缚,凡事都有一定的规矩和限制。婚姻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是自由恋爱的婚姻,也一定要再找个媒人,否则就会被人议论。诗经中便有这种情歌了。《诗经·郑风·将仲子》中那位姑娘就这样商量他的情人:“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又说:“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劝她的情人不要再到她的房间来了。因为父母之言和他人之多言,都是很可怕的。而这位姑娘,也是这种顾虑。“这别离,一半儿因咱一半儿你。”大意是说,你和我的眉眼之中总有一种特殊的表情,总有云雨之意,不但让旁人窥破了秘密,就连自己的母亲也瞒不过,已经起了疑心。这些都怪我,可外面的那些风声又是谁散布出去的呢?你大盖难逃其咎吧。这次咱们俩被迫分离,大概一半儿是因为我,一半儿是因为你。这个女子并没有把责任全部推到对方身上,可见其是个善良纯真的姑娘。但愿他们的别离是暂时的,最后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bo��^ H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