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23【双调·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①,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②,红叶湓江岸③,白草连云栈④。功名半纸⑤,风雪千山。
【注释】
①征雁:指来往于南北两地的大雁。 ②青泥小剑关:指青泥岭如同剑关。③湓江岸:指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之地。 ④白草:北方之草,坚挺。连云栈:在今陕西汉中,为古时川陕通道,全长四百七十里。 ⑤功名半纸:形容功名微不足道。
【译文】
【评析】
张可久仕途蹭蹬,大半生沉沦下僚,经常为职事而奔波,有时要随上官南来北往,其中有很多隐衷和酸楚,有很多愤慨和不平。这首小令便是这种情绪的抒发。“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开篇两句揭示主题,暗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诗意。“望”字既表现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之渴望,也表明距离朝廷之遥远,暗含可望不可即之意。扣合“客中”之题目,点出其缘由。“南来北往随征雁”进一步说明自己内心焦虑的原因和人生困境。大雁春天北去,秋季南来,在广阔的空间中来回飞行。故“随征雁”三字写出了自己到处奔波时间之久长和空间之广阔,又暗示作为幕僚而身不由己的感伤。“行路艰难”作为过渡,是对于前面的总结和作为下面具体描绘行路艰难的领起,下面用一个鼎足对概括出行路难的具体情形。“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青泥“,令我们马上想起李白“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诗句,“剑关”,则是最著名的险要关隘,是李白“蜀道难”咏叹的主要路径。“红叶湓江岸”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浔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以及“住近湓江地低湿”诗句意义的组合,实际就是写其被贬谪而流落他乡之凄苦,暗示自己到处飘零之苦况。“白草连云栈”,白草经常和北风烟雪联系在一起,最著名的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写出气候的恶劣和荒寒。“连云栈”是最著名的险途,就是古代秦蜀两地唯一通道,极其艰险,全长四百七十里,这里比喻漫长的极其艰辛的官场仕途之道路。这三句是作者着力创作的鼎足对,全用名词构成,对仗工稳精妙。“青泥”、“红叶”、“白草”是偏正结构的名词,都有色彩,而其基本是三原色,确实非常精巧美丽。又,三句中隐隐约约关联着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句的意义,非常自然妥帖而不粘滞,表现出驾轻就熟的高超本领。三句中又有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气候,时间和空间方面都极其开阔,把“南来北往”的时空具象化,把“行路艰难”形象化,极高地提升了表现力。“功名半纸,风雪千山。”是对全篇的总结,含蓄表达了对于自己这种人生境况的否定和反思。为了那微不足道的“半纸功名”,而奔走于“风雪千山”实在不值得。委婉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鄙夷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