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07

(2016-10-11 16:26:50)
标签:

杂谈

阿鲁威

阿鲁威(生卒年不详),字叔重,号东泉,蒙古人。曾任泉州路总管、南剑太守、翰林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等职。译过《资治通鉴》。后因事得罪辞官。寓居江南杭州。与虞集等友善。《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十九首。

207【双调·落梅风】

阿鲁威

千年调①,一旦空②,惟有纸钱灰③晚风吹送。尽蜀鹃④啼血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注释】

       ①千年调:王梵志诗:“世无百年人,拟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意思说人生不到百年,却作活千年的打算和安排。 ②一旦空:指一早晨死去便万事皆空。 ③纸钱灰:为死者烧的纸钱的灰。纸钱,也称冥钱,迷信说是阴间用的钱。 ④蜀鹃:传说古代蜀帝杜宇,死后魂魄化为杜鹃,故称杜鹃为蜀鹃。杜鹃叫声凄苦悲哀,最后乃至于啼血。

【译文】

       人生难活百岁却有千年的忧伤,一旦死去则一切的一切都空空荡荡。只有坟头上的纸灰被晚风吹得到处飘扬。尽管杜鹃鸟在烟雾茫茫的树丛中哀鸣凄凉,也唤不醒沉迷在荣华富贵中追逐者的痴迷妄想。

【评析】

阿鲁威是蒙古人,在元代是第一等人,又是学问家和高官,他曾经担任过翰林侍讲学士,同知经筵等官职,是给朝廷太子以及高官讲授经学的人。地位很高。他得罪之情由不知就里,蒙古贵族内部相互倾轧的斗争更激烈残酷,但他是失败者而被贬谪到地方是毋庸置疑的。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对于他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也是使他大彻大悟的契机。这篇小令就是大彻大悟者的人生感慨。“千年调”起句便不太好理解,实际是指人生不过百年,但大部分都有深深的历史忧患意识。《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诗句,而到了唐代,名僧王梵志诗也说:“世无百年人,拟作千年调。”这里的“千年调”用的就是这里的原话。再联系作者曾经翻译并讲解过《资治通鉴》和《世祖圣训》的学术经历,那里会有很深的历史忧患意识,因此才开盘就说“千年调”的,实际还是指人生的历史意识。“一旦空”,跨越较大,实际就是指人之死亡,便一切都成空虚,是就个体生命来说的。作为个体生命死后,便“惟有纸钱灰晚风吹送”这是非常凄凉阴森的情景,许多人都耳闻目睹的常见的景象,令人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尽蜀鹃啼血烟树中”再用典故写人生短暂凄苦,但活着的时候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依旧在红尘滚滚中追逐荣华富贵,蜀帝杜宇幻化的杜鹃鸟尽管那样的哀啼,却依旧“唤不回一场春梦”,最后用冷语作结。告诫人们人生不过是一场春梦,一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一般,不值得过分追求而应该顺应自然,活得潇洒自在一些才是明智之举。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