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隋唐生活掠影之文人饮茶趣话

(2016-08-31 08:48:22)
标签:

杂谈

​ 三、 皎然与郎士元
与陆羽交往密切的皎然对于饮茶也情有独衷, 甚至到了着迷的地步, 而
且饮茶的品位也很高。他居住在湖州杼山妙喜寺时, 常结伴游览顾渚山, 对
山中茶叶的生长状况了如指掌。《对陆迅饮天目山茶, 因寄元居士晟》诗道:
喜见幽人会, 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 露采北山芽。文火香偏胜, 寒
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 著碗聚生花。稍与禅经近, 聊将睡网赊。知君在天
目, 此意日无涯。
在日出时到北山采带露水的茶叶的嫩芽, 用文火炒焙, 用清凉的泉水来
煎, 当将茶叶末投进一沸的水中时, 涌起一层沫, 加温到适度时, 满碗是花。
读过此文可知这是当时煎茶的最佳境界, 可知皎然是煎茶的行家里手。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是抒写品茶感受的。诗道:
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漂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
浆。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
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皎然是卢仝的老前辈, 饮过三杯茶便可以忘却人生的一切烦恼, 如果没
有卢仝的那首诗后来居上, 在抒写饮茶感受上, 此诗当名列前茅了。卢仝比
皎然晚出生半个世纪左右, 他的那首传诵古今中外的饮茶绝唱或许是受了
皎然本诗的启发。
中唐时与钱起齐名的诗人郎士元却因为饮茶遭了不少罪, 或许以此为起
因而丧命。可见饮茶也不全是延年益寿, 不过这是一个绝对的特例, 因为可
能不会有第二个人像郎士元那样饮茶。《唐语林》卷六载:
郎士元诗句清绝, 轻薄好为剧语。每云: 郭令公不入琴, 马镇西不入茶,
田承嗣不入朝。马知此, 语之曰: “郎中言燧不入茶, 请左顾为设也。 ” 即依期
而往。时豪家食次, 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 隔中以椒豉, 润以酥入
炉。迫之, 候肉半熟, 食之, 呼为 “古楼子” 。马晨起啖古楼子, 以伫士元至。
马喉干如窑, 即命急烹茶, 各啜二十余瓯。士元已老, 虚冷腹胀, 屡辞, 马辄
曰: “马镇西不入茶, 何遽辞也? ” 如此又七瓯。士元固辞而起, 及马, 气液俱
031
隋唐生活掠影 第41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4:54
隋唐生活掠影
下。因病数旬。马乃遗绢二百匹。(《说库》上册)
这则小故事涉及许多饮食知识, 故多说几句。郎士元好说笑谈, 因在军
队中, 便常说三个大帅不擅长的方面, 即郭子仪不弹琴, 马燧不饮茶, 田承嗣
不入朝。马燧听说, 很生气, 便派人去请他来共同饮茶, 有点下战书的性质。
这天早晨, 马燧作好了准备, 专门吃的 “古楼子” 。所谓的 “古楼子” 是一
种非常油腻的食品。根据文中描写, 其做法应当是这样的: 先切一斤羊肉,
均匀地分布在一张大的胡饼中间, 在饼和羊肉中间隔上胡椒和豆豉。豆豉
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经过蒸熟发酵后的调味品。有咸淡两种, 此处用的肯
定是咸的。再用油酥滋润一遍, 然后用炉火烤, 待羊肉半熟时, 出炉食用。
这种食品便是现代 “夹肉大饼” 的祖先。
可以想象, 吃完这种东西一定会嗓子眼冒烟, 口渴异常。壮年的将军马
燧起早吃了半肚子 “古楼子” , 等待年老的空腹的诗人郎士元。郎士元一到,
马燧马上命令上茶, 于是两人开喝。一口气连喝了二十多杯, 郎士元空腹年
老, 几次提出不喝了。马燧则赌气道: “你说我马镇西不入茶, 可我还在喝, 你
为什么这么快就推辞? ” 又喝七杯, 郎士元实在不行, 才告辞出来。上马时, 便
“气液俱下” 了。郎士元因说笑话而惹恼节度使马燧, 演出了这么一出闹剧。
四、 皮日休与陆龟蒙
提到饮茶诗, 中唐后的许多诗人都写过, 除前文说过的皎然和卢仝外,
还必须说一下晚唐两个重要文学家皮日休和陆龟蒙。二人可谓是诗友兼茶
友。皮日休写了《茶中杂咏》十首, 分别吟咏茶坞、 茶人、 茶笋、 茶籯、 茶舍、 茶
灶、 茶焙、 茶鼎、 茶瓯、 煮茶十事, 寄给陆龟蒙。这组诗前, 有一篇二百余字的
序, 可以看作是作者心目中的茶文化史。最后认为陆羽虽有《茶歌》却没有
茶诗, “余缺然有怀者, 谓有其具而不形于诗, 亦季痴之余恨也。遂为十咏寄
天随子。 ” ❶天随子便是陆龟蒙。十首诗分别吟咏茶的一个方面, 下面以《茶
瓯》和《煮茶》两首为例来看一下这组诗对茶文化的贡献。
❶《全唐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下册, 第 1548 页.
032
隋唐生活掠影 第42页 共248页 C M Y K 2016-06-20 15:44:54
文人饮茶趣话
邢客与越人, 皆能造兹器。圆是月魂随, 轻
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 蘋沫香沾齿。松下时
一看, 支公亦如此。(《茶瓯》)
香泉一合乳, 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 乍
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 饽恐生烟翠。尚把沥
中山, 必无千日醉。(《煮茶》)
通过诗句可知, 当时制造茶杯以邢州(今属
山西)和越地(今浙江)最著名, 茶杯的形制圆而
薄, 煮茶的情形参照前文便可明白。
陆龟蒙在张抟出任苏州、 湖州刺史时曾为
属官, 后隐居甫里, 在顾渚山下经营一茶园, 出租以取茶, 并作《品第书》, 专
论茶叶品级第次, 是《茶经》后的第二本茶叶专著, 可惜已失传。仅从此事来
看, 可知陆龟蒙也是一个茶专家。见到皮日休的诗, 他也诗兴大发, 写了《奉
和袭美茶具十咏》。其《煮茶》诗中说: “闲来松间坐, 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
里, 并下蓝英末。 ” ❶这用松树枝叶上扫下的雪来煮茶, 定是别有风味。两组
诗综合起来, 可以说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茶经。唐人的诗歌才能真令人佩
服。
在众多咏茶诗中, 元稹写的《一字至七字茶诗》别具一格, 因其形状是个
金字塔形, 很好玩, 录下以供观赏: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醉, 将知醉后岂堪夸。
金字塔的顶端是 “茶” , 在标明主题的同时, 也表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