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3长相思(其二)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译文】
日色将尽有些迷濛鲜花如笼烟,月色皎洁如白绢令我辗转反侧愁难眠。刚放下赵国古瑟弦上凤凰柱,又想弹奏司马相如蜀琴之上鸳鸯弦。曲中饱含无限情和意,可是无人传送亦枉然,但愿它能伴随春风一直飞到燕然山。我一心思念你可惜万里迢迢隔青天。往日我那秋水般顾盼生波之双眼,如今已由清泪淌成泪水泉。若不信我想你想得肝肠断,就请回来看一看,看一看明镜里面我那憔悴瘦损哭泣之容颜。
【注释】
[花含蝈]黄昏时花色朦胧,如有烟雾笼罩。
【评析】
本诗属于征妇怨,可以算是边塞诗的一种,描述闺中女子对远征丈夫的深情怀念。
诗从日暮写到夜深,随着时间的流逝,思念的感情逐步加深。黄昏时花被暮霭笼罩如烟如雾的朦胧景象给人以凄迷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思妇的迷茫思绪相互映衬,月亮出来后皎洁的月光更使愁绪绵绵。她无法入睡,只能用弹奏音乐来抒发自己的相思,刚刚鼓完瑟,接着又要弹琴。越是演奏乐曲越增加思念的情绪,而乐器上的“凤凰柱”、“鸳鸯弦”委婉传达出乐曲的内容和抒情主人公的心思,暗示她所追求的凤凰和鸣,鸳鸯戏水般夫妻厮守恩爱的幸福生活,这种生活是正常女子所应该享受的,并不是奢求,但却无法得到,这才令人同情。“愿随春风寄燕然”一句点出思念的对象是戍守边疆的将士,使全诗的抒情意向有了固定的指向,内容也可以落实。最后“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两句,运用奇特的夸张和鲜明的对比,描写女主人公以往和丈夫恩恩爱爱,脉脉含情、顾盼自怜的娇羞姿态和目前苦苦相思,泪如泉涌、肝肠寸断的愁怨神情,把女主人公的缠绵悱恻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感染力。
��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