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深刻的警语

(2016-08-05 08:40:16)
标签:

杂谈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细读】

最深刻的警语

孟子说:“追求就可以得到不追求就得不到,这样看,追求是有益于得到的,这是追求自身的东西。追求要有正当的途径,得到则需要有命运,这样看,追求是无益于获得的,这是追求身外的东西。”这段话解说人应该秉持的态度极其精炼、准确、到位、透彻,是我在讲课或者讲座时经常提及的语录。人生只能把握自己而不能把握命运,那么只能在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方面做最大的努力,而无法保证努力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效果。是否有相应的效果则要看命运。“求在我者也”一般都解释为仁义道德,其实不必那么宽泛,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肉体的,即身体健康,这是需要自己把握和注意的,健康是应该追求的,注意适度的锻炼和有规律的饮食起居等。第二是精神的,即道德和文化方面的刻苦努力,精进求学。这是自己完全可以把握的。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等人都有年轻时发奋读书的经历,这便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的典型例证。而功名利禄甚至皇帝之宝座都不是追求就可以得到的。多少人挖空心思甚至当多少年太子都未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而有的人做梦都没有想过当皇帝却偏偏当上了。如汉文帝、汉宣帝、唐肃宗、唐宣宗等人便是如此,他们的帝位都是命运所致,而非人力可为。这样,我们便可以尽人事而听天命了,一切得失便都不必计较了。只要努力就可以了,其他都在所不计,心安理得,便是顺受正命的人生。行笔至此,忽有一首七绝云《写作<细读孟子>尽心上第三章偶感》:三生石上更彷徨,前世来生俱渺茫。解释今生无限惑,请读孟子尽心章。

B���0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