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
马致远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①。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②。
【简注】
①礼佛人:参佛拜佛的人。
②禅定:僧人进行修炼的一种功夫,即盘坐调息,息心静虑,进入一种心神宁静的精神状态。
【译文】
一缕一缕的细细的香烟似乎带着微微的寒意,故旧的寺庙里非常凄清静寂。眼看黄昏参礼拜佛的人渐渐散去。一切都那么闲适静谧,顺着秋风传来几声悠扬的钟声,这次第,让那坐禅的老和尚怎么能够参禅入定进去?
【简析】
这首小令描写寺庙黄昏景色的迷人,表现出一种喜悦恬静的心情。傍晚,寒烟缕缕,古香古色的寺庙里非常清净,前来拜佛祈祷的人们都已经散去了,这里所剩下的只是一片寂静,寂静得简直有些冷清。这时,顺着徐徐的秋风传来几声清亮的钟声,僧人们开始坐禅入定的时候到了。可是老僧人又怎能坐禅入定呢?全曲的妙处就在这最后一句。是什么原因使僧人不能禅定呢,这不能不引发读者的思考。稍一思考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里的景致太美了,太迷人了。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为这里的景色所陶醉,而说连这里的僧人都不能入定,何况是他这个俗人呢。以己度人,用推测他人之心理来曲折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便是本曲的高明之处。正是这最后一句,把前面的景语都化作情语。还有一点也要体会,即小令中还有嵌字的修辞格,“寒烟细”中间的“烟”字,“古寺清”中间的“寺”字,“顺西风晚钟三四声”中间的“晚钟”二字,合起来正是诗题的“烟寺晚钟”,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这种嵌字而且都在每句的正中间,实在是太高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