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76

(2016-06-08 14:25:39)
标签:

杂谈

76【双调·蟾宫曲】叹世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①,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②。有个池塘,醒时渔笛③,醉后渔歌④。严子陵他应笑我⑤,孟光台我待学他⑥。笑我如何,倒大江湖⑦,也避风波。

【注释】

       ①东篱:作者自谓。马致远号东篱。蹉跎:虚度光阴。 ②婆娑:本义是形容舞姿盘旋优美貌,也用来形容树木枝条随风飘动貌。此处是作者形容自己无拘无束,潇洒自由貌。 ③渔笛:渔人吹奏的笛曲。 ④渔歌:渔人所唱之歌。唐诗人张志和有《渔歌子》,其词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⑤严子陵:东汉初著名隐士,名严光。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多次征召,他不肯做官。到洛阳不久即还乡,在家乡隐居垂钓而终。 ⑥孟光台:未详何人。待考。当是一位大隐于朝廷的人物。 ⑦倒大:绝大。当指全社会。

【译文】

       马致远我半辈子坎坎坷坷,竹丛里边有个小小的凉亭,还有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小小安乐窝。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清醒的时候就在小小的船上尽兴吹笛,喝醉的时候就在船上放声高歌。严子陵他应该笑话我太放诞,孟光台倒是我应该学习他活得快活。嘲笑我又有什么,无论多么大的江湖,也可以躲避风波。

【评析】

       这是一首愤世嫉俗之作,在抒发遗世独立的高傲情怀时也隐含着不为世用的苦闷和牢骚。由于不能跻身官场,他只好在自己小小的家园里空度岁月。他在竹丛环绕的亭子中游览,在小小的房屋里玩乐。还有一个小小的水塘,也可以消磨时光。可以垂钓吹笛,可以醉酒酣歌。

马致远一生偃蹇,在社会生活中难以求到公平而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便只有回到自己的天地中来追求内心的舒适与平衡,因此马致远才在自己经营的小环境中流连,以忘却社会政治黑暗带来的心理创伤。“东篱半世蹉跎”是引起,也是后面景物描写的起因。正因为在社会上遭遇许多磨难,才会回来经营自己的小天地。“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是从远到近处,经过一段竹林小径后看到小小的亭子,再往里则是个很幽雅有品味的小茅草屋。再往里面或者后面才是一个小小的池塘。这样的方位是可以体会出来的,按照顺序便可以看到作者匠心独运之处。越来越纵深便越来越幽静。“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两句则表现俯仰自如,随行而安的生活情趣,是人生大自由的境界。“严子陵他应笑我”不难理解,严子陵轻视功名富贵,坚决辞去汉光武帝给予的极高的待遇而回到家乡过隐居生活,他是在大自然中挥杆垂钓,完全摒弃人为。而马致远则还需要自己营造环境,尽管亭子很小,房屋很小,池塘很小,也都需要人工建造,和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还差一个层次,这大概是作者认为严子陵应该嘲笑自己的地方。“孟光台我待学他”一句不太好理解,关键是孟光台的身份和事迹没有搞清楚,但这当是一个大隐,即在什么情境下都可以隐居的高人。最后三句“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是自我解嘲,是全曲思想的总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