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卢挚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①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②,万里别。闷倚篷窗③睡些。
【注释】
①鹿角庙:洞庭湖边上有鹿角镇,在今湖南岳阳南。庙在镇附近。 ②三生:佛教认为,人有三生,即前生、今生、来生。 ③蓬窗:船上之窗。
【译文】
【评析】
元成宗大德年间,卢挚出任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从他其他作品看,这次出使可能是被排挤离开朝廷,故心情郁闷压抑,又和亲人或相知万里分别,更增加烦恼。这首小令便是他上任途中所写。从作者心情看,当时赴任途中所作,抒情中最关键是“万里别”三字,是理解全篇思想感情的关键。“雨晴云散,满江明月”两句写乌云刚刚散去,阵雨刚刚消停,雨后的月亮格外清澈明亮,气候大好。“风微浪息,扁舟一叶”两句写自己乘坐的小船在宽阔的江面上漂着,风平浪静。前四句写出一个雨过天晴,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平铺江面,宇宙澄澈,江天一色的景象,大的背景如此静谧和谐,广阔祥和,与一叶扁舟形成强烈的对比,立即令人产生宇宙无穷人生渺小的感叹,为后面的抒情做好铺垫。“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由景入情,在宁静优美的景色中抒发强烈的离愁别恨,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对比反衬的手法的最成功的运用。如此良辰美景,本来应该是与爱人同床共枕,或者是西窗剪烛夜话,那是多么幸福美满的人生。而如今,却在这一条小船上自己独自苦挨时光。还应该注意,“三生梦”的意蕴极其丰富,人生始终在追问着生命的许多问题,真的有前生和来世吗?诗人又是刚刚从梦境中醒来,他做的是什么梦?是关于三生的梦,还是因为梦而产生的人生思考,都不可而知,也可能都有。于是才产生关于离别万里的伤感,才是半夜伤心的原因。“闷倚篷窗睡些”,这最后一句,是一种内心纠结矛盾又想不明白的无可奈何的表现,既然说不清楚人生命运以及前生来世的因果,就不必凝思苦想而枉费精神了,姑且倚着窗户再眯一会儿吧!一切都听天由命去吧!最后的结尾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断肠人在天涯”的处理方式相近,都是抒情主人公留在最后的画面,一个是骑马踽踽奔波,一个是船上闷闷独寐,很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