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海讲坛》4月19日讲授提纲

(2015-04-25 06:21:09)
标签:

杂谈

这是本人4月19日在辽宁省图书馆进行《辽海讲坛》讲座的提纲。4月25日的提纲是《孔子论忠孝》,4月26日的提纲是《从论语看孔子如何育人》。 

孔子论学习

 

 

一、   《学而》开篇,《尧曰》终篇,大有深意

学——正——礼——仁

五千年文明不断的重要因素是历代先贤善于学习和传承的结果。《子革对灵王》《展禽论祀爰居》两篇古文的证明。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展禽历数古代帝王:神农氏到周武王一共提到18位古帝王

老子和孔子都是最刻苦学习也最善于学习的人

当孔子见到他时,老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仅从这句话,便可以推定二人读了同样的书,二人都是勤奋好学的人。

孔子晚年对于文化的伟大贡献:周游列国后

1、整理诗经;2、笔削春秋、3、研究易经而撰写十翼

 

二、   学习是人不断进步提升道德的最佳途径

生命可贵,只一次机会,百年而已,要使生命灿烂,必学习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三层次

要注意故与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背诵问题)

要注意学与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子之言)

要注意行与学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要精进不辍 无捷径可走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三、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义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学习内容:道、德、仁、艺

道:是生命形态、价值取向、人生理想,是人间正途。是安身立命之学。

德:直心为德,通过直心提升修养和道德品味,德还是爱民

仁:是爱人,最普遍的人文关怀,泛爱众而亲仁

四、   学习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对全世界是贡献。

通过东亚文明,日本与韩国为例 辛酉黄华集

认真理解,准确解读原典,为全世界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提供准确的信息,这是我们中国学者的责任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