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今天才是孔子生日
去年9月,本报曾经发表毕宝魁教授专访,论证孔子生日9月28日是错的。时间过去一年,今年的孔子诞辰依旧是在这天过的。但也无人反驳毕宝魁教授的观点,只是说这天祭孔,这天作为孔子诞辰已经一百多年,习惯了。到底应该怎样,本报记者再度专访毕宝魁教授。下面是记者采访时和毕宝魁教授的对话。
记者:9月28日是孔子诞辰,在这一天祭孔,已经一百多年,习惯了。您觉得,还有修改的必要吗?
毕宝魁:孔子是对中国文化乃至于世界文化影响非常巨大的历史人物,如果没有确凿文献则无话可说,既然有如此确凿的可以考证的文献,而且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确定孔子的生日,我们为什么不尊重历史实际,而要延续错误的做法呢?人们习惯而不必修改的论点不对。当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现并证明了日心说,认为在太阳系中太阳才是中心,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但和宗教教义不符,而被处死。但后来证明了他说法的正确。人们认为太阳以及一切星球围绕地球转已经几千年,更习惯了。但发现错误就要修改。自然科学是科学,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如果没有确凿文献,可以存疑,既然有如此紧密联系的证据链,为什么还要延续错误?
记者:您说孔子生日是10月9日,有很肯定的,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吗?
毕宝魁:当然有,如此重大的问题,没有根据是不敢说话的。记载孔子出生月日最早的文献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两传所记是一致的,即“十月庚子日,孔子生。”两传是孔子高足子夏所传,子夏能够知道老师生日。故我们应该相信。
记者:
春秋三传,既然《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上记载了孔子生日,而《春秋》经文和《春秋左传》为什么不记载孔子生日?
毕宝魁:《春秋》乃孔子亲自修改撰述,他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将自己生日记载到经文中。而《春秋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明与孔子同时,孔子对于左丘明很尊敬。《论语·公冶长》记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以体会出孔子对于左丘明很尊敬,以左丘明之是非为是非,从语气上看,左丘明应该比孔子年长。
孔子自己修《春秋》,断没有将自己之生日记入其中的理由,也不可能如此做。而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孔子只是下大夫,没有资格被这种严格的史书记载其生日,左丘明是有史德的史官,不可能违背原则,不记载孔子生日是天经地义,因此,全部《春秋左氏传》不记载孔子生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记者:我们知道,后来的孔子生日也采用“十月庚子日”,认为是农历“八月二十七”,明清时期到民国都在八月二十七祭孔。后来是从八月二十七这一天推论出9月28日,这是怎么回事?
毕宝魁:这一问问到关键处,是错误产生的根源。“十月庚子日”为八月二十七是采用司马迁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没有月日的记载。后人采用司马迁的说法,将孔子生年确定在这年,即前551,而采用两传的月日,即“十月庚子日”。但十月庚子日的前提是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前552。相差一年,月日自然不同。
记者:那么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两传所记的生年准确?
毕宝魁:《公羊传》和《榖梁传》都记载孔子出生之年有日食,这也为我们考证孔子生日提供一个有力的佐证,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根据《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中记载,鲁襄公二十一年有日食,在曲阜可以看到。春秋三传都记载鲁襄公二十一年的“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而司马迁说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全年都没有日食。这是非常关键的证据。
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曾经运用天文学发表论文证明孔子生日,与我的结论完全相同。天文学可以确定孔子生年,生年确定生日便可以确定了。这就是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其他说法都应该废止。
关于孔子生日的话题,去年10月27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关于孔子研究的学术讨论会上进行大会发言,并愿意和所有学者讨论切磋。
按:以上是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的对话。主要内容已经在2014年10月8日《辽沈晚报》上发表。期待引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