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颀·送魏万之京

(2012-07-26 19:06:08)
标签:

唐诗

李颀

送魏万之京

赏析

文化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

昨夜清冷,大地罩上一层白白的轻霜。凌晨,即将远行的游子,向前来相送的友人殷勤话别,情深意长。分别在即,本来就很惆怅,空中又传来征鸿鸣叫之声,更加凄楚感伤。山川云雾,在客游中领略别是一番情味,别有一种感想。当你接近京师关隘的时候,树色已经枯黄,仿佛催促着寒气,倍觉苍凉。长安城中,每当日暮黄昏,便到处是捣衣的砧声,令人栖惶。到长安之后,千万不要看到到处都是游冶玩乐的处所,便贪图享乐而虚度了大好时光。

【注释】

[魏万]又名颢,山东博平人,是李颀的晚辈诗人。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之]动词,前往。    [离歌]即“骊歌”。古逸诗有《骊驹》篇,据《大戴礼》载:古代客人临去而歌《骊驹》,后世因将告别之歌称作“骊歌”。    [昨夜微霜]即满地微霜的清晨。霜皆成于夜间,故称昨夜。    [御苑]宫禁,此处代指长安。    [行乐处]可供游赏作乐之处。    [蹉跎]虚度时光。

【评析】

诗无定法,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同题材的诗在内容与结构上各有其要求。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仔细分析琢磨,对我们掌握此类诗的写作及鉴赏要领大有益处。

关于“赠别”诗,元代的杨载在《诗法家数》中提出这样的要求:“第一联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参照这段话,我们再来回味简析本诗的结构,会别有一番体会。

本诗首联叙题,点明分别时的情景和气氛。二联叙别,述说别时及别后的孤独和冷清。第三联写景,带有同情之意,第四联嘱咐中含有期望之情。全篇用一“情”字贯穿起来,正合上文杨载所说的“赠别”诗的体式。再联系王勃的送别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的结构层次,便可领悟出一些写送别诗的道理来。

其次,本诗首联写法也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倒戟而入之势,显得生动活泼,出人意表。“朝闻”句直接写送别时的场面,次句才写到送别的地点和环境。作者用“度”字把霜拟人化,仿佛这些白茫茫的微霜是为今晨的送别特意渡河而来的,增强了表达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