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扁鹊见蔡桓公

(2010-08-30 19:35:09)
标签:

文化

刘霜你好:

       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韩非是在论文中作为论据讲的故事,但故事本身是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的。韩非早于司马迁一百多年,他也一定有所本。但这里的“蔡桓公”确实是错的。

或者是韩非当时人习惯那样称呼,或者是韩非自己的看法。这里的蔡桓公指的是齐桓侯田午。当时的背景很复杂,齐太公即姜子牙的后代,西周时封的齐国还存在,但大权早被田氏控制。而周天子承认的依然是姜姓齐国而不承认田姓齐国。到田午先人田和时才得到周天子和诸侯承认,正式成为田姓诸侯国。在短时期里,存在两个齐国。一个姜姓,一个田姓。而在很长时间,姜姓政权在原齐国故都,今山东临淄一带,而田氏政权之中心在蔡地,而此人又被封为桓侯,后来史书也称之为“桓公”,这样,韩非才这样称呼他。可能是在“蔡地之桓公”之意,简称之则是“蔡桓公”了,以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齐桓公相区别。

扁鹊见此(蔡地的)桓公,则是有文字记载的。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卷105,列传45)中明确记载道:“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後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後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後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後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扁鹊见齐桓公田午并发现其病重,是真实的。齐桓公讳疾忌医也是真实的。司马迁所记,一般来说,都很可靠。一是司马迁有很高尚的史德,“不虚美,不隐恶,其言直,其事核”,二是他家世代为史官,占有文献资料极为丰富。

       历史记载,蔡桓公死在周显王十二年(公元前357)。扁鹊此时五十岁左右。顺便提及,这位田姓齐桓公也算很英明,更英明的是他儿子,即大名鼎鼎的“齐威王”,亲贤人,用邹忌为相,明赏罚,鼓励谏诤,采纳群臣意见,齐国开始强大。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即发生在此人在位时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