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读后感

(2010-09-21 16:30:03)
标签:

杂谈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读后感

孙云晓教授在《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一书,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几乎都能感受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孩子对于父母或其他人的关系基本上也如此。其实,成年人也有类似的心理倾向,只是比孩子多一些理智罢了。

由此可见,关系的好坏是何等的重要!什么是好的关系以及怎么建立好的关系呢?好的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

“好的关系”如灵魂般贯穿全书。什么是好的关系,书中,处处可以看到作者的解读:“好的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 “好的关系是一种真善美的关系,是让人发自内心喜爱的关系,是促使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好的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它当然胜过许多所谓的教育。当今社会进步迅速,而社会进步越大,代际冲突往往越剧烈,好的亲子关系尤显珍贵。”

在亲子关系中,并非大人是永远对的。在科技馆参观时,女儿的胆小让他一气之下说出很多禁忌之语。后来,他痛心地发现,“女儿再也不愿意来科技馆了。科技馆在她心里,也许变成了倒霉的象征。”训斥使女儿产生了恶感效应,当他寻求机会消除这一障碍时,却发现拆除障碍远比设置障碍要困难。

亲子关系好,不代表没有代际冲突。从消费AA制到买沙发,从网上拍卖到选择插图,作者强烈感受到女儿这代人身上有很多优点。他勇敢地选择了“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代沟”化为“代桥”。

父母越尊重孩子,孩子成长得越快。女儿小学毕业时,选择了一所学习日语的中学,作者说服妻子,尊重女儿的选择。结果,女儿热心参与“民宿”活动,在与外国孩子的交流中,变得特别独立,外语水平快速提高,成为学校的日语尖子。

 “种牡丹者得花,种蒺藜者得刺。”作者告诉家长,培养好的亲子关系,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爱心。

同时他也坦诚,二十多年来,作为家长,他也是有得有失,尝遍酸甜苦辣。“我做了三十几年的教育,就像挖了一口井,越挖越深,越深越甜。”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没有时下流行的“教子”经验那样张扬,它平静地述说真实的家庭教育体验以及家庭内部父母与孩子间的各种冲突。读来更像一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书。

学校教育也是如此,孩子喜欢某一门功课,多数是先喜欢上这门课的老师。所以,老师与其想着要怎样来教育孩子,不如先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好的关系。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按照权威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就师生关系而言,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绝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当然,教有教育学生的责任,但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真爱就是理解,尊重,关心,帮助,负责。没有真爱就没有教育。我想,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也许,只有牢牢确立这样的关系,才能谈得上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