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烛
红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92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2010-05-14 13:47:46)
标签:

特殊教育

残疾孩子

红烛

残疾人福利

女校长

凌云

杂谈

 

4月7日,我们到了广西百色地区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凌云特校始建于1995年,现在教职工11人,专职教师9人,有聋哑、弱智、盲共5个班,在校生78人。学校有我们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工程_巴萨助学计划”项目捐赠的4台多媒体教学仪器,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任务。

学校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全校只有一幢含教室、学生宿舍、办公、食堂为一体的三层楼房。教学楼是80年用旧预制板房修建而成,目前已属D级危房。

学校校长叫阳东明,是位80后女生,她是2000年毕业于桂林民族师范学校,也是在这一年,她开始从事残疾人特殊教育工作。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80后的阳东明不仅要管理好学校,教授语文和心理健康,还要照顾残疾孩子们的生活。此外,这位乐观的单亲妈妈,还要不断地深入乡村,探访残疾人家庭,动员残疾孩子早日接受特殊教育。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贫困的残疾人家庭一分钱学费也交不起,更不要提孩子的生活费了。为了让这些孩子早日接受可能改变其一生命运的特殊教育,为孩子们垫付学费成了阳东明的必选项,而垫付的学费只能等到有善心人士捐款时才有机会置换出来,至于不时贴补家境困难的残疾孩子的生活费用,9年来已是无法计算了。

残疾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是支持这位年轻的女校长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的强大动力。如今,女校长的心上有三件大事要办:头等大事,改建教学校,用她的话来说,住在这样的危房里,社会捐赠再好的教具器材也摆不下,改建报告目前已经上报,正在等待有关部门的批复;二是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而现有的师资缺少专业方面的培训,上海等地此类的专业培训大多都是自费,学校根本不具备承担的能力;三是学校贫困残疾孩子的生活仍旧没有充分的保障。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唯一的教学楼,因为接受检查重新粉刷过看着还不错,实际已是D级危房。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给孩子们买了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具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老师在用我们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的多媒体教孩子们唱歌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房子紧张,我们只能两人一张床。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讲台坏了,老师和我们一起修。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我的画画得好吗?”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阳校长在查看孩子们出水痘的情况,孩子们都叫她校长妈妈。

红烛足迹——走进凌云特殊教育学校
   

孩子们和我们依依惜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