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简述
(2019-09-19 20:56:43)
标签:
教育文化英语教研 |
分类: 读书札记 |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简述
2018年12月28日,上海隆重举办“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
于漪发言:
愿做一块教育的铺路石
我能获得“改革先锋”的称号绝不是因为我个人的优秀,而是因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基础教育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创造我们教育的人间奇迹。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教师工作的肯定和赞扬。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是实实在在的草根教师,一直站在课堂上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什么是教育?我认为,作为教师,就是育人,就是引领孩子走一条健康、正确的人生之路。这条路该怎么走?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是国家、老百姓的宝贝。有了良好的国民素质作为基础,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我们学习语文,实际上不只是学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实际上是构建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个人有了精神家园、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他会一辈子都有内驱的动力。
孩子是最耽误不起的。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人生是一张单程票,每一站都要遇到好老师,因此我们需要敬畏孩子的生命。
从事教育事业,十分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要靠真本领,顶天立地地做一个大写的“人”。我愿意做一块铺路石,让老师们从我身上跨过去,创造基础教育更辉煌的未来。
下面是专家们精彩发言
程红兵
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教育学博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总校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特聘教授。
为什么于老师的人格总是让人感动?我觉得是来自于她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我把于漪老师的人格特质总结为几点:有一种优游的气度,有一种人文的理想,有一种自由的情怀,有一种追梦的执着。
于漪老师的教学思想是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目标是连续性、层次性、阶段性、复杂性。她的全人教育是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文道统一。面对“树魂立根”的民族精神,于漪老师提出了生命教育。她对于教育有四大使命:第一,是为学生的使命;第二,是为教师的使命;第三,是为学校的使命;第四,是为国家的使命。
引用费希特的话: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他不仅看到了眼前,同时也看到将来;他不仅看到当前的立脚点,也看到人类现在就应当向哪里前进。
徐林祥:教书育人是于漪语文思想的核心价值
徐林祥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
于漪老师所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是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凝聚渗透了语文教学的情感和智慧,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书中,于漪老师准确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辩证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她认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学科的德育、美育应当寓于智育之中。
她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俯思想内容的同时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培养语文能力。
分论:母语教育姓“母”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就是这个民族确认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 “语言文字对外是屏障,对内是黏合剂,它蕴涵着民族的思维方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是根,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开了对母语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母语要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自觉,语文教学要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
论坛: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下核心价值
课堂学科教学不能只是单一传授知识技能,更应以智育为核心、在教学中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获得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判断。于漪老师始终明确“学科智育”主体地位,始终关注“人”的多方面成长,前者是统帅,是方向,后者是基础,是生存发展的内部依据。同时于漪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心并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她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更要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优秀文化,激发他们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树立目标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反映。”“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教学人生,我热切地期望我们中青年教师能够人才辈出。”
郭景扬
原华东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原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走进于漪老师五十余年,我深感于漪老师六十余年教育生涯最突出体现是三点:择高而立,向宽而行,往深而思。
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明师”就是对教育本质、教育核心、教育精髓有着深刻思考和深邃理解。于漪老师始终坚持的“学生是教育第一立场”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知与对教育宗旨的透彻理解,同时还强调教师的根本素养是爱心与耐心。
于漪老师坚持“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宗旨,明确提出并实践“学生精神成长”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而“教育自信”是教育发展和师生发展的精髓。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走近于漪老师的教育活动以及精神世界,读懂了“明师”的胸怀与抱负,领悟了“人师”的涵养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