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与相关部门的未雨绸缪

标签:
城市内涝广州巴黎建设休闲 |
分类: 观点评论 |
作者:大丫山 来源:河北青年报 时间:2010-05-19 10:09:00
进入5月以来,罕见暴雨侵袭中国南方。12日开始,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地陆续遭遇5月份以来的第三次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
为什么一些大城市的城市排洪设施如此脆弱,问题如此之多?面对这些质问,城市的有关方面或许会站出来说,出现积水的地方地势本来就低,加上暴雨几十年一遇,遭遇积水乃至淹没在所难免。然而,这些说法无疑站不住脚和有卸责嫌疑。一个事实是,这些城市暴雨一停,遭遇淹没的地段用不了多久积水就退去了。这本身就说明这些地方不是最低洼的。换句话说,暴雨带给城市的积水是可以排走的,问题关键还在于这些城市缺乏完善的防洪排洪设施以及有关方面在发现问题以后有没有提前介入,做出未雨绸缪的应对。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曾指出:我国城市建设中,防洪排洪的标准比较低,城市的基础设施满足不了强降雨的情况,而人们包括政府官员的防灾减灾意识本身也不强。由此可知,城市泽国不断,不只是天老爷作怪,还有我们人为的因素。
据了解,法国巴黎也经常遇到暴雨,但巴黎却不会出现诸如积水阻断市区道路、交通的现象。这一切得归功于巴黎发达的排洪系统设施。据报道,巴黎的下水道密如蛛网,且下水道都很宽敞,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巴黎的地下现代化丝毫不逊色于地上。对比之下,我国有多少大城市做到了这一点呢?许多城市乍一看可能比巴黎还光艳照人,但城市的基础设施却处处存在瑕疵。连续的暴雨频繁让不少大城市市区频繁“浮起来”,暴露出当前一些地方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过度追求“ 水泥硬化 ,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问题。
有了问题并不可怕,亡羊补牢犹未晚,关键需要及时果敢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多部门联动,在涉及到的各环节,把工作做实做细,而不纠缠于城市外表多么光鲜,水泥硬化率多高,而要看这座城市的内在品质和魅力高不高,看它健不健康,免疫力强不强,宜不宜居,人们有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如果一座城市的最短板能够得到及时的关注和补救,也算是这座城市的居民之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