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孝义来源
(2012-11-04 22:09:47)
标签:
家乡山西吕梁孝义杂谈 |
分类: 随笔 |
孝义,亦称“三田故里”,据史料记载最早始于汉朝,当时有一田氏居住,院内有一棵紫荆树,亭亭玉立,根繁叶茂。田氏有三子,长子真,次子广,三子庆,均娶妻成家,同居合餐,勤俭殷实。岁月移,田氏二老忽患疾病,即召三个儿子床前嘱咐,“人应勤、俭、孝、义为先,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家业必兴”。言罢而逝。不久,三媳怂夫分家。三兄弟扭不过,将家产等分为三,唯有院中紫荆树未有归属,三兄弟商量半夜,议定次日早晨伐树分木,次日早上突然发现紫荆树枯死,全家震惊,老大对树哭泣;“树全则荣,人和则昌,我们分家,树都不愿意,感到悲伤而死,我们还不如树?”二个兄弟异口同声说:“父母遗嘱尚在,谁能违背?”三兄弟围树哭泣,感动其妻,全家连续痛哭三天,这时树突然说话:“无孝无义,天地难容,行孝奉义,枯木重生。”说罢树又枝繁花艳。从此,三兄弟不再分家,遵守父母遣训,勤俭协力兴家,常助难者,惠及乡里。使村人感动。“遵父遗言为孝弟兄和睦为义”,家和万事兴。为表彰田氏三兄弟功德,遂命村名为“孝义”流传至今。隋朝称“孝义驿”;唐朝称“孝义乡”;宋朝称“孝义堡”;明清至今称“孝义镇”。一九****年九月巩县由站街迁至孝义,一九九一年六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即取巩县孝义之意。
孝义市,是镶嵌在三晋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背倚吕梁山脉,衔吕梁之雄峰;面俯晋中盆地,吞汾河之浩水。市域面积945.8平方公里,人口43万,是古老文明和现代繁华的聚汇之地。孝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处处凝集着一个“特”字:
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隋朝末年,郑兴“割股奉母”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因“邑入郑兴孝行闻于朝”,唐太宗亲赐“孝义”一名,县名自此由永安县改为孝义县。淳朴的民风营造出人际关系之和谐、经商合作之诚信、仁义之风尚。随着千年历史的延绵不绝,被誉为“文化三绝”的皮影、木偶、碗碗腔沉淀下来,成为孝义文化最具特色的亮点。近年来孝义市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文化先进县(市)”。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是我国首座收藏、研究皮影和木偶艺术的专题博物馆;市木偶艺术团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赢得较高的声誉;市碗碗腔剧团多次进京演出。去年9月,孝义大型木偶广场表演剧《胜溪春潮》摘取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