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叔维
叔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2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叛逆思想探秘

(2010-05-12 15:53:55)
标签:

封建礼教

金玉良缘

封建社会

宝钗

贾宝玉

贾府

分类: 红楼梦鉴赏

贾宝玉叛逆思想探秘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封建社会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贾宝玉的封建叛逆思想主要表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勇于与林黛玉自由恋爱,大胆向封建礼教制度宣战

贾宝玉和林黛玉原本是表兄妹关系。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贾夫人的亲哥哥,所以两人属于姑表之间的关系。在林黛玉十岁那年,因其母贾夫人病逝,外婆贾母可怜她幼年丧母,便派人专程到江南的姑苏城里将林黛玉接到了京城的贾府里来抚养。不久,林父林如海又继林母贾夫人之后病故。这样,林黛玉家里便基本上没有了什么亲人,于是,她只好长期寄居在贾府里。因此,可以这样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确实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由于自小便相处在一起,而且又志趣相投,贾宝玉和林黛玉便双双都对对方产生了爱慕。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两人的日益长大,二玉的这种感情终于发展成了恋爱关系,而且这已经成了贾府里公开的秘密。

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时候,封建礼教思想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是比较根深蒂固的。子女的婚姻大事,一般都要由父母作主,孩子们通常是没有自行决定的权利的。但贾宝玉却能勇敢地向封建礼教制度宣战,大胆与林黛玉自由恋爱,这种叛逆思想确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后来,虽然迫于家庭压力而被迫娶了薛宝钗为妻,但贾宝玉最后却毅然抛却娇妻和家庭,出家当了和尚,以此方式与万恶的封建礼教制度进行了最后的抗争,这便是他封建叛逆思想的明显表现。

   二、 崇尚科学,敢于反对封建迷信思想

  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由于科学不发达,社会上封建迷信十分盛行。赵姨娘为了整死王熙凤和贾宝玉,就曾经合伙马道婆搞过一次迷信活动。根据小说的叙述,确实差点把宝玉和凤姐儿弄死。然而,贾宝玉却不信这个邪,屡屡与封建迷信作坚决的斗争。例如,贾宝玉降生之时,据说其嘴里就含有一颗美玉。家人们都认为这很吉利,是宝玉的命根子,叫他时常佩带在身,不可丢失。但是,当贾宝玉见到林黛玉并没有玉时,便认为这劳什儿并不是什么好的东西,然后便将它狠狠地甩到地下,弄得贾府上下都乱成了一团。

另外,薛宝钗身上时常佩带有一把金锁。据说有一个和尚曾经来对薛家说,宝钗将来必须寻找一个有玉的男子,方能嫁给他为妻,如此宝钗的婚姻才能幸福美满,才会健康长寿。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之说。凭着薛宝钗的才华与漂亮,她本来可以参加选秀进宫,享尽荣华富贵。然而,根据这个“金玉良缘”的说法,当她们知道贾宝玉天生具有一颗美玉时,便认定宝钗和宝玉是天赐的“金玉良缘”了。于是,薛家便举家到京城投奔了贾府,并想方设法将宝钗嫁给了宝玉。然而,贾宝玉却始终对这个“金玉良缘”之说不予认帐,坚决不同意与这个宝姐姐共同生活。最后终于抛弃了她而出家当好好去了。可见,贾宝玉对封建迷信确实是敢于作坚决斗争的,这也是他叛逆思想的一个明显表现。

  三、 肯定和赞扬女性,敢于与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挑战

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她们必须绝对服从于男性。尽管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武则天、慈禧太后等少数几个女性当过皇帝,其才干并不亚于男性。但从总的来讲,女性的地位较之男性来说还是十分低下的,其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的。因此,人们只要生了女孩子,就大都不受欢迎。女孩子不得像男孩子一样具有上学读书的权利,更不得擅自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不得具有家庭的继承权等等。在所谓的“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之中,便有“夫为妻纲”之说。“男孩子读书,女孩子喂猪”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便是民间最为流行、最为常见的顺口溜,是男尊女卑的最典型表现。

但贾宝玉却偏偏对女性尤其是青春女性情有独钟。他常常认为自己不如林黛玉、薛宝钗等青春女性,因此无时不在心底里对这些青春女性给予肯定和赞扬。他自称为护花使者,欲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这些青春少女们,让她们都得到幸福和快乐。他曾经这样说过:“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个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嗅逼人。”贾宝玉的这种思想和当时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观念确实是背道而驰的,他的确不愧为封建制度的叛逆者。

  四、 厌恶科考,不肯读所谓的圣贤书,不愿与官场人物交往

  望子成龙,这是封建社会几乎每一个父母的共同愿望。但凡生育了男孩子,无不希望他能刻苦攻读圣贤书,然后便让其参加科考,以便获取一官半职,从而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所以,熟读经书(即圣贤书)、参加科考、获取功名,这便是封建社会每一位所谓有志之士的必由之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如此,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如此,就是那位奸雄贾雨村亦是如此。

  但贾宝玉却不肯读圣贤书,甚至对那些劝他读书的薛宝钗、袭人之流,都十分反感。然而,贾宝玉也不是一昧的不肯读书,对于《西厢记》之类的被列为禁书的文学艺术作品,他是十分爱好的。搬进大观园住宿后不久,他便让贴身小厮茗烟到街上偷偷地买来了一大堆的这类书,背着人悄悄地诵读着。所以,他的文才就很不错,小小年纪便能吟诗作对。由于善于吟诗作对,学馆先生便常常在其父贾政的面前夸赞过他。正因为这样,贾元春的省亲别墅大观园建成之后,贾政便特意把他叫来给园内的楼阁景点拟写匾额联对,而且他所拟写这些匾额联对不但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赏,后来送进宫去让贾妃审定时,亦基本上都被其采纳了。只是这种文才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受到欢迎的,尤其是绝对不能作为为官入仕的资本。所以,虽然贾宝玉确实在这方面具有过人的才华,但贾政仍然对他十分失望,认为他不走正道,没有出息。

  贾宝玉也很不情愿与官场上的人物交往。一次,当了大官的贾雨村到贾府来拜访,指名要会见贾宝玉。但贾政派人去叫贾宝玉时,他却磨磨蹲蹲的好久才勉强来了,而且和贾雨村的谈话很不投机,完全是一种迫不得已而勉强应付的样子,惹得其父很不高兴。

  这些,应该说也是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又一个具体表现。

  五\ 重友情而轻富贵,喜爱与下层人物结交

贾宝玉重友情而轻富贵,这在小说中有多处表现。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第十六回,贾宝玉的大姐贾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贾府上下无不为此而欢欣鼓舞、兴高采烈,惟独他却为好朋友秦钟病重而愁闷得“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并且眼见“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

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十分森严的。贾宝玉出身于名门望族。贾府不但是金陵地界的四大家族之一,而且在京城里亦十分显赫。其祖辈宁荣二公乃对朝廷有功之臣,父亲贾政则是朝廷命官,姐姐贾元春更是在宫里被晋封为贤德妃。此外,贾府无论是在京城里还是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一系列的关系网。本来,像贾宝玉这样高贵的公子,一般的平民百姓要想见他一面是很不容易的。况且贾宝玉又生得面目娇好,极受其祖母的喜爱,平时都像宝贝似的被关爱着、保护着。然而,在许多奴仆、下人面前,贾宝玉自身却一点架子都没有,甚至还暗中与许多社会低层人物交往呢!他的知心朋友秦钟虽然是秦可卿的弟弟,但其家庭出身却是比较低贱的。其父秦业不过是一个低级的小官吏,所以,秦家与贾府绝不是门当户对。贾宝玉还和被称为戏子的蒋玉菡结交为好朋友,而戏子在当时的社会里,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是最被人看不起的。正因为宝玉与戏子结交,所以才被其父认为不争气,认为有辱于家门,才把他打了个半死。此外,贾宝玉的朋友当中,还有一些侠客(如柳湘莲)及无业游民之类等等。可以说,贾宝玉是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所有这些,从当时社会所讲究的尊卑状况来看,贾宝玉确实是不应该去与他们交往的。重友情而轻富贵,不计较尊卑,不顾自己的所谓高贵的身份和地位,喜爱与下层人物交往,这确实是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又一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