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好读书
姚 才 华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阳春三月好读书》。“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春三月,大地复苏,草木萌动,正是读书的好时节。“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读书,能让我们陶冶情操,提升素养;读书,能让我们明辨是非,懂得做人的道理。
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首先,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知识就像浩瀚的海洋,无边无际,而书籍就是那一艘艘载着我们驶向知识彼岸的航船。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成就,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们人生的财富,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加自信。
三国时期的吕蒙,在没读书之前,被人称作“吴下阿蒙”。他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之后,大有长进,能文能武,得到鲁肃的极力夸奖,并且留下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不读书的吕蒙被人讥讽,读书的吕蒙让人刮目相看。是读书点亮了吕蒙曾经灰暗的人生。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一生手不释卷,嗜书如命,他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正是这种天天阅读的好习惯,才造就了一个旷古绝今的伟人。
其次,读书是培养品德的重要手段。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高尚的品德和优秀品质,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这些品德将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南针,指引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读书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在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到人类的伟大精神,体验到不同的人生经历。这些美好的感受将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读书现状却令人担忧。有的同学认为读书是枯燥乏味的事情,不愿意花时间去读书;有些同学则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无法自拔,忽视了读书的重要性。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搭建阅读平台,方便同学们广泛阅读,每学期开学初各班都建了班级图书角,学校也进行了检查评比,但是检查过后,班级图书角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很少有同学去阅读。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和成长。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首先,要培养对读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我们才愿意去读书。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如小说、传记、科普读物等,通过阅读这些书籍,逐渐培养起对读书的兴趣。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读书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每天的读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的知识。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是一种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才能持之以恒地读书。要保持每天读书的习惯,无论多么忙碌,都要抽出时间来读书。同时,还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将书中的重点内容和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复习和思考。
同学们,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阳春三月,不冷不热,正式读书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走进知识的殿堂,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吧!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书香陪伴我们一路成长!
谢谢大家!
2025年3月2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