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考试 做真实的自我
姚才华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诚信考试 做真实的自我》。
首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晏殊,从小就诚实善良而且聪明好学。七岁时,他的文章就写得很好了,十五岁时,便被作为神童举荐给真宗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三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刚练习过的,他拿起毛笔,想了一会儿,就举手对主考官说:“大人,这个题目我在家已经做过了,如果再做一遍,这不是弄虚作假了吗?请您另外给我再出个题目做,好不好?”主考官听了,同意给晏殊另外再出一个题目。
晏殊拿到新题目,反复看了看,思考了一会儿,就拿起笔来一气呵成。主考官惊呆了,觉得此人才思敏捷,实乃奇才。
这件事传到宋真宗那里,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后来,真宗提拔晏殊做太子的老师。大臣们惊讶不已,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
“晏殊不仅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是,具有诚实不欺的好品质!这难道不是做太子老师最好的人选吗?” 几年后他便官至宰相。
晏殊受到宋真宗的赏识并得到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本周,各年级陆续要进行期中考试了,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考试的作用除了对同学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以外,让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措施的调整,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同样,也使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能从考试结果的反馈中,及时了解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然而每次考试,总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的面对,采取各种手段作弊,例如:打手势、传答案,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有的夹带资料,有的拿手机互发短信等等,以各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侥幸取得暂时的“好分数”,蒙蔽老师,欺骗自己。作弊的成绩看似体面,实则是丢了比面子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信。诚信乃做人之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所以每次考试,我们“宁要货真价实的一分,不要弄虚作假的一百分”。
同学们,考试是严肃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考试作弊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是一种违反学校纪律、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虽然一时作弊有可能使你跨过及格线,有可能使你取得暂时的“好成绩”,但是一次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葬送的却是你的尊严、形象和声誉!尽管你一时蒙蔽住了别人,但终生欺骗的是自己。同学们,我们在成绩上可以逊色于他人,但在诚信上决不能输与他人。我们应当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赢要赢得别人心服口服,输也要输得坦坦荡荡。
为了严肃考风,严明考纪,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携带手机、电子辞典及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资料参加考试。
二、在考场内不许交头接耳、左顾右盼、高声喧哗,影响他人考试。
三、不抄袭他人答案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提前交卷。
四、服从监考老师的管理,自觉接受监考老师的检查。
五、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反考纪为耻,杜绝作弊现象,一旦发现作弊行为,视其情节轻重,学校将作出严肃处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
同学们,让我们拿出真实的本领,考出真实的成绩,做真实的自我。最后预祝同学们在本次考试中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2012年4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