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西北系列之三——《嗨翻沙坡头》

标签:
沙坡头冲浪飞索滑沙羊皮筏子 |
分类: 个人原创 |
姚
赴宁夏旅游,沙坡头是必去的景点之一。早饭过后,我们乘坐沙漠越野车驶出腾格里沙漠,驱车前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沙坡头。
沙坡头是宁夏著名的旅游景区,位于中卫市西大约20公里处,是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全球环保500佳单位。沙坡头对面,矗立着绵延不绝的祁连山脉。黄河夹于沙坡头之间的峡谷,徐徐前行。腾格里的黄沙吹到黄河边被滔滔的黄河水阻挡,于是形成了高高的沙丘。沙坡头景区集沙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江南景色之俊秀,又兼北国风光之雄奇。沙坡头有着“沙漠明珠,塞上花园”、“沙漠中的伊甸园”、“世界最美丽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诸多殊荣和美誉。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号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它的神韵。
中国第一条横贯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将沙坡头景区分为北、南两大区域,北区是沙漠区,娱乐项目主要有沙漠乘驼、沙漠冲浪和自驾越野等。南区是黄河区,主要娱乐项目有飞索、缆车、滑沙、滑翔翼、蹦极、羊皮筏子漂流、黄河玻璃桥等。
9:40,我们来到了沙坡头游客中心,购买了原价550元,现价375元的尊享组合票,乘坐摆渡车沿着沙漠大道进入茫茫无际的沙漠游客嬉沙区。首先来到了沙漠驼场,体验乘驼踏沙。中午的沙漠,烈日当空,沙漠滚烫,广阔的驼场上一匹匹高大的骆驼或躺或卧,或立或行。骆驼因其性情温和,耐饥耐渴,负重能力强,能适应恶劣的沙漠气候,又因其相貌怪异,被称为“十二不像”,是古丝路沙漠中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叮咚驼铃声中,骆驼悠闲而坚定的慢步于大漠之中,恰似一叶扁舟飘泊在沙海之上。被人们誉为“沙漠之舟”。
五六只骆驼首尾相连,组成一支驼队。我们骑在驼背上,抓紧扶手,引导员轻轻一拍头驼,头驼慢慢站起来,后面的骆驼也跟着站起来。引导员牵着头驼在前面带路,我们骑着这些沙漠精灵漫步在无垠的沙漠中,驼铃声声,重走古丝绸之路,那种丝路驼队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沙漠乘驼项目体验结束,我们又迫不及待地来到沙漠冲浪区。沙漠冲浪车是特殊的敞篷越野车,车轱辘宽厚高大,可以坐十几个人,坐好后,司机帮我们系紧安全带,告诫我们双手抓紧,身子坐直。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在茫茫沙漠里纵横驰骋。一会儿行驶在平坦的沙漠,一会儿迅猛地冲向高高的沙丘,一会儿又俯冲而下,巨大的落差带来的极限失重感,惊险而又刺激,游客们尖叫连连,带来了速度与激情的完美体验。
12:00,乘坐摆渡车进入黄河区用餐,稍事休息,我们来到国际滑沙中心“飞黄腾达”景点,体验飞索项目。沙坡头跨河飞索是横跨黄河的第一条高空往返式飞索,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索”,飞索全长820米,高低落差54米,是国内跨度最大、滑道最多、游客接待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高空飞索。我们列队从坡顶沿木梯下到半坡的乘索处,走上平台,工作人员给我们套上座套,另一端挂在索道上,小腿并拢卷曲,双手紧紧抓住滑轮,工作人员打开闸门,只听“嗖”的一声,犹如离弦之箭疾速沿索道下滑,头顶高远的蓝天,脚下是浊浪翻滚的黄河水,转眼间就飞越到黄河对岸。接着,又沿着滑索再次飞渡黄河,惊心动魄,惊险刺激,让人足足过了一把凌空飞跃黄河瘾。
接着乘坐缆车上行到滑沙中心。沙坡头沙坡鸣钟滑沙场是大自然赋予世界少有的自然遗产,也是享誉中外的国际滑沙中心。沙坡长168米,高低落差68米,倾斜38度,是迄今为止国内最长、接待量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滑沙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介绍滑沙要点,注意事项,我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坐在滑板上,双手紧握刹车装置,上身伸直,工作人员顺势一推,我们就沿着滑道顺势下滑,沙坡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所以便有“沙坡鸣钟”之美誉,是闻名全国的“四大鸣沙”之一。不一会儿滑到了坡底。站在坡脚抬头仰望,但见高高的沙山悬若瀑布,人乘流沙,如从天降,无染尘之忧,有钟鸣之乐,物我两忘,其乐无穷。
如果说黄河飞索实现了我们飞越黄河梦,那么来到九曲古渡码头,在这儿乘坐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又实现了我们黄河漂流梦。码头上一字排开的羊皮筏子,似乎正在排队静候游人们乘坐。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古称“革船”,它以羊皮为囊吹气鼓胀产生浮力,类似于今天的气垫船。它吃水浅,浮力好。自汉唐以来,上至青海,下到山东,沿黄河两岸经久不衰,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天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羊皮筏子的制作工艺主要分宰羊、剥皮、拔毛、灌盐水、香油、吹气、扎制六个环节。每只羊皮筏子由14只囫囵剥下的山羊皮囊,经过“熟皮”,即将羊皮放置在20度以上的环境中自然腐烂,直到羊毛脱落,脱毛后,往皮囊中灌入香油、盐水,再用麻绳系住颈口、尾部和蹄部,留一蹄部用嘴吹气,吹满气后,再用麻绳扎紧,每组羊皮筏子由十四只羊皮囊组成,皮囊按五四五方式排放,绑缚在1.7米宽、2.4米长的木杆扎成的长方形木框上,即使损坏一只两只,也可继续运物航行。因为羊皮囊是将羊宰杀后从羊尾部向头部整体褪下来的。所以,当地人把羊皮囊叫做“浑脱”。放在黄河上用木浆划行即可。绑缚时羊蹄向上,航运中如果缺气,筏工可以随时解开羊蹄上的麻绳吹气,十分安全可靠。一组羊皮筏子最大载重量可达一吨。当地把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编成了一段有趣的顺口溜:踹死一只羊,扒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灌上一斤油。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漂它几十年,赛过活神仙。
我们穿上救生衣,四人一组登上羊皮筏子,背靠背坐在筏子中间,船工用木浆在岸边轻轻一点,筏子便顺流而下。脚下水流滚滚,两岸山峰林立,顿觉开阔舒畅,黄河水一浪接一浪打过来,让人感到既惊险又刺激。流经沙坡头的黄河,水面宽阔,水流平缓,船工一边悠闲地划着筏子,一边给我们介绍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还给我们唱起了小曲儿《黄河漂流羊皮筏》:“黄土坡上生来黄河边长哎,命根子就在黄河上哎,成天放筏运载忙,送走太阳迎月亮。”......歌声高亢而悠扬,听得我们都陶醉了,一曲唱完,游客们喊着“再来一首!再来一首!”当我们还沉浸在黄河漂流的兴奋中,筏子已经漂到了下游码头,我们恋恋不舍的下了船。
接着乘坐观光车踏上了黄河3D玻璃桥,站在桥上,俯视脚下,河水奔腾,波涛翻滚,宽阔的水面上,大大小小的游艇、快艇、游轮、羊皮筏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好一派繁忙景象。大桥南边,沙河相依,沙山相连,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大桥北边,黄河岸边,绿树婆娑,芳草萋萋,牛羊成群,又是一派塞上江南。
从玻璃栈桥下来,我们乘坐世界首条“沙漠隧道扶梯”——沙漠天梯,来到了王维观景台。公元737年,唐代大诗人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慰问边塞,途径沙坡头看到这里的旷世奇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游人们在此争相拍照留念。
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从景区出来,已经下午17:00了,顾不上休息,晚上,我们还要驱车赶往二百里外的银川,规划明天的行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