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绪刚说事:年轻时,我曾用这个叫钐子的农用工具收割麦子

(2022-06-06 10:19:09)

#绪刚说事# 【绪刚说事:年轻时,我曾用这个叫钐子的农用工具收割麦子】

绪说百姓事,刚正观天下:每到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后,我就不由得想起了农村“三夏”大忙,那挥汗如雨的收获场面。由此,我乃痛并快乐着!

绪刚说事:年轻时,我曾用这个叫钐子的农用工具收割麦子

1984年,我从部队到地方工作后的十多年间,每到三夏大忙时节,便请十五天左右的假,回到老家周至收麦子。那会农村收割没有收割机,全靠人力完成田间作业。下地前,先是在家用磨石磨好镰刀刃,再猫腰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收割麦子……这时候,当你曝晒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冒着接近体温的温度劳作时,你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挥汗如雨?什么叫羡慕那些吹着空调,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什么叫城乡差别……

由于我人高马大,不愿猫腰割麦子,便努力学会了用钐刀收割小麦!至今,村里许多人还记得我劳作的场面,说我“能干!”哎,想起那十多天的“三夏”劳作,我是抱着“上山打柴,过河脱鞋”,不干则罢,要干就要“下势”干的心态,以至于头脸不洗(没办法讲卫生)、穿着布鞋、脏衣服,非常“倒势”的坚持劳作。当时心里就想着“我多干点,让老人少干点活”。一句话,“三夏”真叫一个字“苦”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05年以前,“金周至”广种小麦、玉米。可以肯定的说,我家是我们村最后一户栽种猕猴桃树的人。君不见,九十年代后期,有了收割机帮助收获,使“三夏”大忙方便、轻松了许多。但随着家家户户都种植了猕猴桃树,种植麦子的家庭也就自然少了起来,收割机也就不来了。于是,小麦也就没人种了!如今的农民,现在变成了果农,也都家家户户吃上了过去人们梦寐以求“商品粮”。

在这里,顺便向大家科普一下钐子 shnz:钐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高效农具,用它来收割麦子,一位青壮劳力一天内可以收割4至5亩小麦。

又民间传说这种收麦的钐子是诸葛亮发明的,是关中古老的收割工具。中文名:钐子;外文名shnz;别名:钐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