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的娱乐化生存
(2010-10-17 11:22:18)
标签:
培训娱乐 |
分类: 演讲与培训 |
我们经历了手势、口头、手写、印刷和电子的传播途径,我们的学习节奏日新月异,每个人都狂躁而歇斯底里。我们hopelessly 地使自己跟上各种资讯的步伐,半夜困到四个眼皮打架还得爬上天涯更新最新段子好在第二天吐沫横飞地试图以知道更多的细节和历史被人敬仰。我们每周都去听各种讲座,听课的时候我们在回邮件,开车的时候我们在发短信,上班的时候我们在惦记着孩子。。没有人关注“渔”,我们要更多鱼,很多很多鱼,总是不够的鱼。我们的爱好就是生活,我们不care公司从哪里来,我们也不care未来将走向何方,但生活总在别处。
培训师变成了二道贩子,把刚趸来的信息加价倒手到听众手中,从上海倒到北京,从一线城市倒到二三线城市,从一片人群倒到另外一片人群,带着不同的口音,或手舞足蹈,或绝活多多。在这个圈子,资源整合的能力、衣着的fashion程度、犀利火爆热辣的点评比知识本身更值钱。没办法,课程的design 被客户QJ,老师的八卦被学生YY。中间人一句“客户就点的您”,甭管您之前觉睡没睡够,翻了牌儿就得开唱,家伙事儿还老得花样翻新。如何在讲台上跟打了鸡血赛的踩着高跟鞋连续比划7天嗓子还不能哑,一培训师姐们儿一语道破:都靠红参顶着呐!跟一个讲师说要注意身体啊~天凉了要加衣服啊~还不如说你半夜飞机多晚我都来接你,给你买了包黄芪泡水喝吧来的实在。这要不是家里困难,谁平均一天俩城市大南大北的飞翔到处挤眉弄眼看人眼色听人话音儿啊。
观众呢,总觉着你藏着掖着,总希望偏方治大病的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总认为被人嚼过的二手馍就是香过刚出锅的菜,总想用30年的经验和特例驳倒人家研究了300年的理论,总试探老师的底线在哪儿揪你小辫子,总希望抄到你7条理论8条原则自己就能搞定一切。对于老师电脑里的文件视频的窥探欲望不亚于第一手听到某某明星或的八卦。装到口袋里的才是自己的,宁愿都收齐了堆那儿不看,切~~
咱有!
只剩下自嘲和娱乐精神了。眼见着顺眼点儿的一培训师被胁迫在围脖里公布了身高体重。注意力经济时代,谁吸引眼球谁才是最牛的。培训师圈儿里最好看的,和演艺圈儿里最会培训的如果PK,who 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