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顾问和情感类编辑

(2010-05-16 15:16:48)
标签:

咨询顾问

编辑

杂谈

分类: 打工随笔

昨天睡觉前看了一期人物杂志里面的读编往来栏目,差点没从床上笑翻到地上。某女性读者在心理痛苦和挣扎中写了一封信问编辑,说一个男生对她非常好,就是模样寒碜,很像一只青蛙。她无法接受青蛙的外表,却又不舍得青蛙对她的好,不知该如何选择。这封信被编辑大篇幅的回应了,首先迎头痛骂,说该读者浪费编辑的时间;接着分析原因,条条是道;但给出的建议竟然没啥新意 -- 请该读者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否则就等着吧!。。还未必等得到!

 

看完这篇文章我特想采访一下这个读者,不知道她读完后,觉得被挠到痒处了还是觉得隔着靴子被作势挠了挠;也不知道她以后是否还会继续买这本杂志。不过估计人家其实早想清楚了,就是想再听听专家的意见罢了。而这个貌似大动肝火的编辑,可能是一边吃盒饭啃苹果一边敲出来的文章。赶稿子是痛苦的,赶完了就不想回头再读了。

 

编辑的工种让我想起现在特火的一个行业,咨询业。虽然这种类比有些牵强,但是那个女读者和需要咨询的客户最后的感觉应该有些可比性吧?不过情感类编辑最多也只能拿到心理咨询师的证书,而有些咨询顾问竟然多数喜欢用:“管理诊断”这个词。真把自己当医生啦?!

 

本来大家晚上摸着石头过河眼看快到对岸了,不知道为啥一些企业忽然变得集体不自信起来,纷纷需要去医院被“管理诊断”一下。有病没病都开些药,中药不要,完全西药,害怕副作用还要中西医结合一把。图什么呢?

 

做咨询顾问呢,也都有难言之隐。让你三个月整明白一个30年的企业,还得给开出药方来、吃了药得见效、以后保证不复发、吃药程序得简单,你敢接这活吗?。。怪不得有一句传言:顾问是卖身的,猎头是拉皮条的,培训是下药勾引别人的。咨询人的和被咨询的可能两边都不舒服。

 

理论上来讲,你想要的,一定能得到。祝福这个女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