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旭光书法工作室
张旭光书法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609
  • 关注人气:3,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王志林

(2010-10-13 13:27:36)
标签:

张旭光书法班

文化

分类: 文章转载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文/王志林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一、缘起

 

    张旭光先生钟情于《怀仁集王圣教序》人所共知。我真正被先生活用《圣教序》所感动的是看了先生所写的《北兰亭记》,此记完全取法《圣教序》,并且真正活用了《圣教序》。当时便有了一种想见张先生的冲动,这种冲动来的还十分猛烈,因为自己苦苦学写《圣教序》多年,一直未寻得妙门,恰巧在《书法网》上看到了北兰亭招收首批学习班,看到之时,丝毫未作犹豫,立即申请报名,最终得以了却梦寐以求的心愿。
北兰亭学习期间,亲眼目睹了张先生所临《圣教序》,张先生亦手把手教我临习的方法,并不断加以鼓励,使我知道了把《圣教序》写开、写活的方法,于是,立誓从头到尾写上了一遍,并发到网上,还得到了众多道友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我学写《圣教序》的决心和信心。

北京回来后,便一直留意张先生与《圣教序》有关的信息,收集了一些,现整理出来,以飨大家。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二、张旭光先生与《圣教序》有关的文字

 

 (一)摘张旭光先生《到位与味道—中国书法当前审美取向》

    “到位”这个概念,我是“非典”之后才明白,才使用的。因为非典期间,既不能上班,也不能出门,成天关在家里,所以就没白天没晚上地临摹《集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大家都知道我是学二王的,《圣教序》临了几十年。但这次临写《圣教序》与以前不同的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打造,首先把形搞准了,然后再找神,神有了再稍稍加入自己的审美理解。每个字大约写上30遍至50遍,前后用了3个多月时间,从头到尾打造了一遍,全文当时能熟练背下来。这时我才发现和体验到,行书之父王羲之的行书在结构上有一个闭合性规律,当然作为体验,这种闭合性规律很难一下子用具体量化的语言表达清楚。尽管如此,我的确理解了在传统技法把握上什么叫到位。

个人感悟:
    思考上述文字,感受最深的关键句是:1、张先生《圣教序》临了几十年;2、一个字一个字地打造,每个字大约写上30遍至50遍;3、全文当时能熟练背下来。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二)摘张旭光先生《抒怀王右军》

    写意右军是有前提的,一要写实。就像非典时期,我在家写圣教序,写了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把每个字都打造得和原帖一模一样。这个过程就是掌握笔法、掌握造型,甚至是重新认识、重新深入理解王羲之行草书的过程。认真临上100遍以后,它有什么样的规律,基本就明白了

 

个人感悟:

    思考这段文字,我们感受到大家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背后的付出往往是常人的好多倍。我们能有几人坚持一帖临写上百遍?眼睛总是看到大脑选着的东西。重新认识是对以前知识的否定,所谓“不破不立”就是这个道理。理解的着眼点不断深化,对帖的认识体会就不同。要善于发现规律,从规律入手,进行解析,梳理,总结。以规律指导创作。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三)摘《张旭光诗词手稿》

 

    再临圣教序

    文江字海连天涌,

    一网一舟逐浪行。

    出没风波三十载,

    半舱虾蟹少长鲸。

    (再临怀仁集王右军行书圣教序有此感。)

 

 

    旭宇先生对此诗的感想:“这句诗久久地响在我的心上。他以三十个春秋临帖的体悟凝缩成这样一句铭言,可以说也是我的感受。只是因为他有灵动生花之笔才先于我写了出来。他对自己的诗书常是自谦的。但我看来却常有惊人之语,一笔长鲸使我永记。”


 

个人感悟:

    思考此诗,可以感受到张先生对《圣教序》的一种敬畏,以及对《圣教序》的深层思考和一种谦虚的情怀,从而也看出这是一种无限的追求。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四)摘《张旭光先生在香港书谱学院讲课时讲话》(伯远上课记录)
    学习传统要深入晋人,行草书学晋人要学二王。晋人的境界最高,二王依然是当代最重要的传统资源。要从大王入手,先圣教序,其理性、从容,资源广阔,方便取用。做到很像,能够背临,结构用笔没有毛病,继学其手札,以练笔势贯通,然后再返回学兰亭以增期俯仰姿态。

最后张旭光导师布置给学员的作业:圣教序精临三十遍,背临十遍(分页吃透),
意临两遍。

个人感悟:
    思考以上讲课内容,让我们感受到张先生时刻关注《圣教序》的学习,对学员的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五)摘张旭光先生《书法评审遵循艺术规律》
    书法作为艺术,同其它文字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一样,它肯定是要表达情感的。古人的情感终究代替不了今人的情感,把王羲之的《圣教序》写了100遍,而作品也酷似《圣教序》,无论结构如何到位,章法如何流畅,笔法如何丰富,那都不能称之为艺术创作。


个人感悟:

    思考这段文字,我们不能单纯用大脑记忆《圣教序》图形的方式来创作,最后的创作高级阶段是在自己心性流淌下产生的,但表现自己心性的技法是一个长期锤炼的过程。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六)摘《张旭光帖学创作论》
    张旭光帖学以《圣教序》为基,融合王羲之手札及《伯远帖》,王献之今草,并撷取汉碑颜鲁公雄浑博大气象,将韵与势,神与意有机融合,同时又掺入今人林散之、白蕉、徐悲鸿笔意,尤其在水墨化用和线条的营构上更具创造性。他的线条具有强烈的塑造感,他在对二王绞转笔法深入理解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墨的运用控制使其线条的营构具有了二维空间感,这是为一般习帖者所不及的。在对《圣教序》深入研悟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二王书法的结构闭合性规律,虽然他没有公开阐释他发现的这一二王书法结体规律,但这无疑与王羲之内笔法有关。相对而言王羲之的内笔法的“闭”,王献之外拓笔法则是“开”,他的开张结构,融入雄浑外拓的结构与笔势,将王献之草书的长线条化入二王手札,皆表明他力图在王羲之闭合性内结构中,融入外拓笔意,以求得写意帖学精神的发挥。张旭光正是沿此以进,建立起雄浑的具有强烈主体表现性的新帖学书风。

 

个人感悟:

    思考上述内容,可以感受到张先生在活用《圣教序》的基础上已经摸索出一套成功经验,也许张先生认为单纯用《圣教序》小字放大,而难表现出张先生心中的大气象,必须嫁接于王献之、颜真卿的外拓笔法,才能展现出符合他自己的心灵追求。因此,我们也要寻求自己学习《圣教序》的方法的套路。不能单靠大量临习的累加,而是要在大量临习的过程中思考,思考与自己心性相通的方法而用于最终的创作中去。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三、关于张旭光先生与《圣教序》有关的作品

 

  (一)实临《圣教序》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二)意临《圣教序》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三)用《圣教序》创作

第一部分:使我感受最深的《北兰亭记》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第二部分:张先生自己记录与《圣教序》有关的课稿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第三部分:张旭光先生取楷化《圣教序》创作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第三部分:以行书《圣教序》为主创作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第四部分:草化《圣教序》创作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第五部分:张先生放大书写《圣教序》单字欣赏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补充一篇《试笔记》可以当作活用《圣教序》的典范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


结束语:
  编辑此帖酝酿已久,尽管看起来还不够丰富,但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也费了一番功夫。

  今天付诸上网,尽管还不全面,但我们也可从中感受到张先生对《圣教序》的无限挚爱,同时也对我们学习《圣教序》起到了启迪作用。
  我们无需完全照搬张先生的创作手法,但我们有理由从张先生学习《圣教序》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尤其是苦苦学习《圣教序》多年而不得法门的书友们,更应从中寻找结合点,从而打造成自己的面貌,是为最终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