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庆长寿区女孩摔童教育 |
分类: 西月作品 |
重庆女孩摔打幼儿的原因分析
甄鹏
重庆市长寿区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十岁女孩在电梯和家中客厅摔打一个一岁半的男童,导致男童从25楼坠落受重伤。该女生是故意将男童扔下楼还是过失导致儿童坠楼尚待查。此事件令人震撼。史上最年轻、最野蛮的暴力女出现了。
众多媒体有明显的错误。婴儿指一岁以内的小孩,那个男孩超过一岁应叫幼儿或者儿童。我最关心的是为何一个十岁女孩出现如此暴力的行为?《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专家们的观点相差很大。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认为孩子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应负主要责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这个小女孩做这件事情不存在道德上的原因,肯定要从医学和生物学上找原因。他认为小女孩的家庭并不算恶劣,因为事发后他们家很快赔了7万多块钱。
知名心理专家海蓝博士认为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上。她认为该事件不是预谋,而是一系列激发的过程。“很可能是当电梯关上门之后,小孩一看奶奶不在,哇的一声就哭了,一哭小女孩就会挺烦,于是实施了一系列暴力行为。”(卢美慧等《“摔打男童”女孩:抱至阳台逗玩致坠楼》,《新京报》2013年12月6日)
下面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行为受环境及生物学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生物学因素(例如疾病、受伤等)。女孩的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缺乏关爱。孩子有人格缺陷,父母要负重要的责任。
然而,许多幼年受到家庭暴力的人,长大后没有暴力倾向。遭受家暴的同一个家庭的孩子,长大后表现也不同。俗语有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这说明自身修养非常重要。另外,生物学因素也可能有重要作用。例如,据报道该女孩曾经出车祸头部受伤。
海蓝专家的分析不对。该女孩实施暴力是有预谋的,并非临时起意。女孩同学介绍,她事发前两三天就曾经说过想要把一个婴儿放在包里,从楼上摔下去。而此前她还有把蜗牛捏碎吃掉等异常行为。这些事情说明女孩的不良情绪在积累,到了一定的时机会爆发出来。她的施暴对象不针对特定的个体。
如果有早期干预,她的暴力行为可以避免。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家庭要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其他角色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学校、社区在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上是缺位的。政府在引导社会风气上负最重要的责任,因为社会风气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我多次与老师交流,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之外,特别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除了加强心理疏导之外,再次呼吁为中小学生设立公民教育课,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当遇到自己的权益受侵害时,如何维护权益和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摔童的女孩毁了两个家庭。那个受重伤的男童一家是受害者。女孩的家庭受到道德的指责和良心的谴责,可能为了赔偿倾家荡产。女孩一生都可能生活在此事的阴影之中。
(甄鹏《高山西月网》2013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