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5-01-08 20:53:59)
标签:
转载 |
浅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以来,一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一直在一线埋头工作着。从没有想过跳出教育看教育。而今,对于树立良好的师德,审视教师自身发展;对于当前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一、师德——默默地奉献
听了哈尔滨的师德楷模——木兰县的刘孝忠老师的事迹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刘老师三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培养出一百多名学生。我认为它最大的动力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当今教育界有句名言“有爱才有教育。”刘老师正是心中怀有对教育奉献一生的大爱,才能把工作视为生命。他早已把自己与教育事业融为一体了。同时他的行为诠释了教师师德的崇高,师魂的神圣及师风的标志。刘老师被人们发现了,人们树他为楷模。如果他的事迹没有被发现。我相信凭着刘老师对工作的责任心,丝毫不会影响到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他的事迹让人联想到最美教师张丽丽。身在一线,其实像刘孝忠、张丽丽这样默默无闻,常年如一日辛勤工作,而不求所得的教师实在太多了。如我校领导把应得的荣誉都让给了其他教师;带病工作的教师比比皆是;自己掏腰包为班级卖物品,为学生买奖品,买午饭。。。。。。的老师也举不胜举。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只要看到老师,不管是不是教自己的老师都会觉得胜似自己的亲人。老师也同样不会看着任何一个孩子遇到困难或危险而坐视不管的。同样不会顾及他是不是自己的学生。这就是深植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伟大的师德。
二、师德——润物细无声
也许儿时老师的一次批评,让你的心痛到今天;也许学生时代老师的一次鼓励会改变你的一生。所以在学生面前,你是楷模,你是榜样;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做到细心细致,无声无痕。例如:课堂上,常常有同学积极地举手,站起来却回答错了,这时孩子们的心情甚至教学效果就在你表态的一瞬间而决定了。如果你冷眼埋怨那个回答问题的同学耽误了大家的课堂时间,就会大大削弱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伤害了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进行提示引导使其把答案答对,结果就会恰恰相反,不仅使这位同学越来越喜欢你的课堂,其他同学也不会因害怕答错而不参与学习了。你的课堂效果会越来越好的。无形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了良好发展,从而体现了教师的宽容、信任,拉近了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体现了在教学中师德那润物细无声的无穷力量。
三、师德——偏爱潜能生
四、师德——身教胜言传
一位称职的教师一定会放下架子,端正自己的态度,找到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每当参加集体劳动时,我会和孩子们一样劳动,甚至带头干在前面。有的孩子问道:“别的老师都不干活,只是站在那里看着学生们。您为什么和我们一起挨累呢?”我只是笑笑说:“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是学校的一员。”孩子们跟在我身后,劳动质量又快又好。他们懂得了不搞特殊化,知道了任劳任怨;每当我走在操场上的时候,只要发现有垃圾,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班级的分担区内,都会主动捡起来的。孩子们看见了,也养成了随时随地捡拾垃圾的好习惯;我把自己也编进了值日生轮流表中,每天随时打扫教室卫生,从不指使学生去干这干那的。在这样温馨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们的行为会走向了自觉。例如:地上一张废纸,一块橡皮会有人弯腰拾起;桌子歪了,会有人摆整齐,有人摔倒会有人过来帮助扶起……这些小事做多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老师是学生们的镜子,老师是学生们的榜样,所以教师的师德会在平时潜移默化中直接影响着学生,即言传不如身教。
五、师德——终身学习者
无论你是具有多深厚资本的教育者,都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否则就会被淘汰。因为只有学习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宏观上讲学习型社会指人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微观上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成长,才能去教学生。所以我也要做一个“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学当教师。”的人。
刚送走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后,重新开始一年级的教学工作。面对六、七岁的孩子们,突然不会说话(六、七岁儿童们自己的语言)了,不会讲课了。与孩子们之间有了代沟。于是,我就深入学生当中,把自己当做小朋友,和他们谈“喜洋洋和灰太狼”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每天和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游戏。每天带着期望走进课堂,课中与孩子们享受着知识的乐趣,课后及时回顾、反思。在学习《春雨的颜色》一课时,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我问学生们“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沉思片刻便纷纷举手。有的说:“我认为春雨是绿色的,浇在小树上,小树绿了。”有的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洒在小花上,花儿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蓝的。。。。。。”还有一位同学说:“春雨是黑色的。春雨落在泥土上,泥土变黑了”。。。。。。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说着。我沉浸在孩子们那纯真、圣洁的世界里。我和孩子们学会了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情感。并深深地感到,当教师真幸福。
正如陈大伟教授所说,我们的教学生活中不能缺少“小鸟”的提醒。这“小鸟”有时是书本;有时是同事;有时是学生;有时是自己。在低年级教学中,我深受到“学生”这群“小鸟’的指导。在写字课时我常常按照:先观察字音、字形、结构及每一笔占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按笔顺书空、描红、书写,特别注意易错笔画;最后再进行巧妙记忆、组词、说话练习。孩子们学习很认真,书写很标准。当我范写完”鸟“时,孩子们大声还起来”错了!错了!”我再仔细看了看,很是茫然,找不出哪里错了。孩子们又指手画脚地指导起来。终于有一个学生到台前把那第一笔“ˊ”(撇)出头处擦掉,我才明白标准的“鸟”字的“ˊ”不出头,由于我的错误书写习惯,错写成了“鸟”。我恍然大悟,忽又发现自己有些字在书写时“ˊ”是错写出头了;发现有些字在书写时“‵”(捺)有时是变成“‵”(点)的;发现“口”字最后一笔有时带钩有时没有钩。。。。。。从此以后,我书写时更认真了,以正楷字为主。也会常常请这些“小鸟”对我进行“监督”、“指导”。我觉得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学习中幸福着,一起在反思中成长着。
所谓师德,即是教育,即是教学,在我看来,师德悄无声息地存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启发和行为引导,让学生自主领悟,有所收获。师德是沃土,师德是阳光,师德是雨露,只有崇高的师德才能让教育教学之花越开越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