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元构造(教学简约版)

(2013-08-30 22:54:28)
标签:

教育

按语:此文摘自本人专著《造型学概论》(2015年出版)。

 

三元构造(教学简约版)

 

三元构造就是三大造型元素(几何、色彩、肌理)的构造。美术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三元构造;所有美术行为与作品共同的特征(本质属性)就是三元构造。这是美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最根本的标志。


http://s13/mw690/67b86ff7gx6CiirQpE86c&690

 

梵高作品1

 

 

一、几何元素及其构造

 

几何元素及其构造含有六个由低到高的属性等级:数、度、独立件、组合件、样式、空间

 

空间

样式

组合件

独立件

 

1,数与度

客观现实中的数立分别存在于两个范畴: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形态(本书也称客观形态)的独立个体或其集合后所形成的量;二是客观形态中具有倾向性的量。前者是以自然单位形成的数;后者是以人为单位形成的数,称为度。

几何学是数学的一部分内容。美术中的几何问题,通常都可以用数的模式予以量化。

 

2,独立件

独立件是几何构造最基本的单位,可分成四大类:点、线、面、体。

 

3,组合件

当两个以上的几何元素独立件存在一定的几何关联时,就形成了几何元素的组合件。在理论上存在15组配对方式。

 

点点

线线

面面

体体

 

 

4

点线

点面

点体

线面

线体

面体

6

点线面

点线体

点面体

线面体

 

 

4

点线面体

 

 

 

 

 

1

总数

 

 

 

 

 

15

 

点点:如汉字的偏旁灬。

线线:如汉字

面面:如汉字

体体:如魔方。

点线:如汉字

点面:如汉字

点体:如保龄球。

线面:如汉字

线体:如螺丝钉。

面体:如螺旋桨或风扇之风叶。

点线面:如汉字

点线体:如有绑带的鞋子(点:鞋带孔)。

点面体:如平板按键手机(点:按键;面:屏幕)。

线面体:如有网罩的电风扇。

点线面体:如常见的机械或石英台钟(点:钟面上的时刻点;线:指针;面:透明盖;体,钟的外壳)。

 

组合件有两大类型构造方式:结合、接近,分别应用到15组配对方式,理论上就会有30 种几何元素组合件的构造方式。

两大组合类型之中,还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结合方式与接近方式。例如结合,就可以有拼接、包容、挖取、穿插等等;接近则有并列、围绕等。

 

拼接就是以紧密联结的方式使独立件结合成组合件。如字。

包容就是在一个大的形态内衔接另一个小的形态。如汉字的

挖取是指一个形态中出现空缺的形态。如字。

穿插就是穿透或插入。一形态有一部分进入另一形态,这就是插入。如汉字的曱甴(yuēyóu如果插入部分不仅进入而且还洞穿其背面,就叫穿透。如汉字的

并置如汉字的,既可以是成排成行的并置,也可以是无规则的并置。

围绕与包容的区别,就是内外形态不发生接触。另外,包容一般是大在外,小在内;围绕则可以相反。有封闭围绕与不封闭围绕两种,如汉字

 

4,样式

型,按字典解释,就是样式。有鉴于此,造型就可以理解为做样式;造型艺术就是做样式的艺术

样式:由造型元素构造的具有超越物质材料原本意义的视觉形态。它是美术形象赖以寄托的物质形式。

样式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几何构造的问题,色彩构造与肌理构造仅仅是在几何构造的基础上对样式进一步修饰、限定或丰富而已。

 

5,空间构造

美术作品的空间构造可以有这样一些形式:适合、分割,连接,对比,呼应,等等。

 

适合是以一个既定的空间为极限或匹配对象进行几何构造,就是适合。如为门洞做门板,或为人体做衣服。

分割就是把一个整体的空间变成若干组成部分。黄金分割之所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就是因为美术作品普遍存在空间分割的必要。

连接就是空间的连接就是让不同的空间贯通、统一或结合。比如:在书报设计中的跨页

对比就是造型空间内两个以上的空间以其不同甚至相反的属性或倾向并置,就是对比。如形状对比、大小对比、多少对比、位置对比、朝向对比,等等。

呼应就是将两个以上具有关联属性或倾向的空间形态设置在一个造型空间内,就是呼应。重复是对等的呼应;镜像是翻转的重复;对称是整齐的镜像。还影射、脱胎以及不对等的呼应

 

 

数、度、独立件、组合件、样式、空间,就是几何元素及其构造的全部内容,其排列顺序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

 

 

 

 

 

 

 

http://s7/mw690/67b86ff7gx6Ciirk5JI76&690     梵高作品2

 

 

二、色彩元素及其构造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彩度)

 

色相

色相可分三类:原色、间色、复色。

三原色:品红、黄、青。

三原色的混合原理是:品红+=橙,品红+=紫,黄+=绿。

三间色:橙、紫、绿。

复色就是以三种原色的相加得出的颜色

补色:两原色相加,就和其余的那个原色形成互补色关系。品红与绿、黄和紫、青与橙

对比色:差别很大的色相。。

冷暖色:色彩会让人有或冷或暖的感觉。

 

明度

三大面,就是指物体在单一光源照射下所形成的正受光、侧受光与背光三部分明暗。可以引申为作品明度构造的三个层次:黑白灰,就是造型空间内两极与中间的明度。

五大调子:在单一光源照射下,物体会出现以下明暗层次:高光、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投影等。人们去除其中两个层次(如去处灰面和暗面),称五大调子,其实这七个调子都是不可回避的。

 

彩度

彩度就是色彩的鲜浊程度,也称艳度理解为色彩的纯度饱和度

理论上度最高的就是三原色,其次是间色,再其次是复色。

度最低的就是黑、白、灰,因为它们的度低至消失了,于是便称之为消色。消色也称无彩色;消色以外的颜色就称为有彩色

度可以理解为背离消色的程度。这里的背离针对两个指向:原色、间色、复色,这个次序,就是逐渐接近消色的一个指向;任何一个有彩色逐渐演变成消色(黑、白、灰),这是另一个指向。度就是这两个指向的背离程度。前一种意义的度是接近单一原色的程度,也就是纯度;后一种意义上的度指的是任何一个有彩色的浓重程度,也就是饱和度。

 

 

2,色彩的整体构造

 

色相整体构造涉及造型空间的主色调与调子数。

主色调可以用某一个色相去表达或概括。比如红调、蓝调、赭石调,等等。

调子数就是造型空间内能影响整体色调的色相数量,有平调分调散调

平调就是调子数是一或看上去很接近一,如此的色彩构造较为平整。

分调就是调子数明显地有两个以上而又不多,如此的色彩构造有分割的效果。

散调就是调子数较多,如此的色彩构造较为松散。

主色调与调子数两方面相综合,就可以有绿平调黄分调青散调等等的概念。

 

明度整体构造分总明度构造及反差构造构造两个方面的。

总明度构造分低明调、中明调与高明调;也称为高调、中调与低调。

高明调:作品整体上很浅色。

中明调:作品整体上不深不浅。

低明调:作品整体上很深色。

反差构造分低长明调、中明调与短明调;也称为长调、中调与短调。

长明调:反差很大。

中明调:反差不大不小。

短明调:反差很小

把高低与长短两个尺度综合起来,就有这样一些判定:高长明调,高中明调,高短明调;中长明调,中中明调,中短明调;低长明调,低中明调,低短明调。

 

彩度整体构造与明度构造一样,可以用去概括造型空间总的彩度;也可以用可以用与去表示造型空间内主要调子之间的彩度关系。综合后就有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

 

把色相、明度、度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基本锁定色彩的整体构造。

 

 

3,色彩局部构造

色彩的局部构造主要手段有:对比、调和、呼应、渐变等等。

 

对比

对比就是造型空间内两个以上的调子以不同甚至相反的属性或倾向并置。可以在色相、明度与彩度方面展开对比

 

色相对比,可以在原色、间色、复色、消色之中与之间进行。仅就两个调子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10个基本的对比组合。其中某些对比组合还包括:冷暖色、互补色的对比以及类互补色对比(如图)。

 

原原

含冷暖

间间

含冷暖、

类互补

复复

含冷暖、

类互补

消消

原间

含冷暖、

互补、

类互补

原复

含冷暖、

类互补

原消

含冷暖

 

间复

含冷暖、

类互补

间消

含冷暖

 

 

复消

含冷暖

 

 

 

 

所谓的类互补色对比,指的就是处于对比关系中的调子双方或其一不是标准的互补色,而是有互补色倾向的间色或复色。

 

明度对比就是调子之间的深浅反差(即调子的长短)的对比。

 

彩度对比不如色相、明度对比直观,尤其是色相差异较大的调的度对比,就需要一定的理性判断。

 

色相对比所营造的刺激效果是双向的,这种对比的结果是让两个调子给人的刺激都比分开去看的时候提升了。明度对比所营造的刺激效果尽管也是双向的,但高明度所产生的刺激是最厉害的,甚至可以达到损伤眼睛的程度。而彩度对比所营造的刺激效果则是单向:高彩度的那个调子的彩度被强化后,对眼睛的刺激也被强化;而低彩度的调子在对比中被降低了它的彩度,对视觉神经的刺激也随之变小。

 

调和

调和就是建立在对比基础上的统一,或者说是因应对比而进行的修饰。主要方法有:消长法,混合法,添加法,等等。

消长法:通过此消彼长的调整,让处于对比关系中的两个调子形成大小、强弱或主次的关系。

混合法:让处于对比关系的色彩以混合的几何构造出现。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添加法:就是在对比关系的调子中添加第三种调子,打破其中一个调子的独立性或单纯性,从而降低原本两个调子的对立程度。

 

呼应

呼应就是针对造型空间内某个调子而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在造型空间内再现,往往是针对比较显眼的调子。

色彩呼应的原理与几何的呼应原理相类似,目的在于使造型空间产生互动、平衡、丰富与完整等效果。

 

渐变

    色彩的渐变有多种形式:阶梯式、碎点式、模糊式以及跳跃式等等。当阶梯渐变和碎点渐变被缩小,在视觉上有可能会形成模糊渐变。跳跃式渐变体现的主要是一种逻辑上的色彩渐变,视觉感受往往并不直观。

可以分别在色相、明度与度三个方面形成渐变;也可以在同一个渐变构造中体现两种甚至三种的渐变形式。这样,理论上就有七个方面的渐变构造(如图)。

 

色相

明度

色相

明度

色相

明度

色相

明度

 

 

 

 

 

 

 

 

http://s13/mw690/67b86ff7gx6Ciiphy6E6c&690     梵高作品3

 

三、肌理元素及其构造

 

肌理就是造型空间中相对细微的物质结构的集合状态。可从组织性和倾向性两方面去把握。

 

1,肌理的组织性

肌理元素在造型空间中呈现单位是肌理群组。肌理群组可以分线肌理、面肌理、体肌理三种大的类型。

 

线肌理

线肌理就是以线型的外观呈现的肌理群组。这样的肌理,既可以由点组织起来,也可以由线组织起来,还可以是点线结合。

 

面肌理

肌理可以理解为线肌理的拓宽,参与组织的除了点与线,还有面。

 

体肌理

肌理可以理解为面肌理的扩展,参与组织的除了点、线、面,还可以有体。线肌理、面肌理、体肌理概括了一切肌理组织的外观;肌理组织之内的构造就称之为肌理的条理。

 

如果把参与组织的几何元素独立件视为肌理组织的一分子,那么肌理组织的基本成份就有:点分子、线分子、面分子、体分子。这四种肌理分子自身可以集合成四种单一成份的肌理条理,分别称为点条理、线条理、面条理和体条理。而把两种以上的肌理成份综合起来,还可以集合成综合成份条理,简称综合条理。于是有15种肌理条理(如图)。

 

线

 

 

4

点线

点面

点体

线面

线体

面体

6

点线面

点线体

点面体

线面体

 

 

4

点线面体

 

 

 

 

 

1

总数

 

 

 

 

 

15

 

点条理

以点分子集合而成的肌理条理,就是点条理。点条理,可以构成线肌理、面肌理和体肌理。

 

线条理

以线分子集合而成的肌理条理,就是线条理。线条理,也可以构成线肌理、面肌理和体肌理。

 

面条理

以面分子集合而成的肌理条理,就是面条理。面条理,不能构成线肌理,可以构成面肌理和体肌理。

 

体条理

以体分子集合而成的肌理条理,就是体条理。体条理,不能构成线肌理和面肌理,只能构成体肌理。

 

综合条理

两种以上肌理分子集合而成的肌理条理,就是综合成份条理,即综合条理。相关的原理取决于参与综合构造的肌理成分。

 

 

2,肌理的倾向性

物质材料细微结构集合状态的呈现程度,通常体现为两种相反的倾向,可以把这种呈现程度称为肌理的倾向性。通常以密集度、光滑度、清晰度、透明度、纯净度、精细度、坚实度等,去认识与把握肌理的倾向性。

 

密集度

肌理的密集度是物质细微结构实体与空位的比例关系。从相反的倾向看,也可称为疏散度;在实际当中就说密度或疏密。

 

光滑度

光滑度从反面也可以是起伏度,属于所谓的触觉肌理,即立体肌理。是细微结构凹凸状况的集合体现。

 

清晰度

清晰度就是造型空间内的物质材料在视觉中的确切程度,也可以从相反的角度说是模糊程度,即模糊度。

 

透明度

在电脑图像处理中也有称不透明度;透明的原理其实就是透光的原理。

 

纯净度

纯净度就是物质材料的单一化程度,从反面看就是混杂度。

 

精细度

精细度就是物质材料细微结构的粗细程度;也可以说是粗犷度。

 

坚实度

坚实度体现的就是物质材料的刚柔差异;是建立在人们对物质材料的真实体验所积累的经验之上的视觉意识,就像色彩元素的冷暖,属于触觉体验的视觉化

 

 

5,肌理的构造

肌理的构造如同色彩构造,也可以分整体构造与局部构造。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差异。

作品肌理的生成、变化与观察距离具有必然的联系。于是就有远肌理近肌理 

 

远肌理

远肌理就是远离作品时才能感受到的肌理,往往就是肌理的整体构造。 

 

近肌理

近肌理就是靠近作品时才能感受到的肌理,往往就是肌理的局部构造。

 

肌理的构造是在几何构造的基础上使作品样式进一步地具体、丰富与细化。而且,肌理元素对造型空间的影响力不如几何及色彩元素那么的强烈与直观。在创作时,作者通常会把肌理的问题放在几何及色彩问题之后去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