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91.“五讲四美”空手归,小娅在场笑得肚子痛

(2021-07-08 00:11:38)
标签:

情感

文学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91.“五讲四美”空手归,小娅在场笑得肚子痛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

         91.五讲四美空手归,小娅在场笑得肚子痛

1983225日(星期五)

恼人的黄梅雨下个不停。

我告诉妹妹,这是黄梅雨,今年的梅雨天气提早到了广州。她问我什么叫黄梅雨,我只好凭着过去学过地理知识,给她解释说:“三四月份正是江北的梅子成熟的季节,这时候下的雨就叫黄梅雨,特点是连绵不断,持续时间长。”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完全正确,也懒得再去翻书。

 

上午到图书馆去借《蹉跎岁月》。当我把书名告诉工作人员,她连找都不找就说:“没了,借完了。”我很相信她说的话是真的,因为在所有工作人员中,数她的业务最熟悉,记忆力也最好。我扫兴离开。

 

过了没多久,我到阅览室看杂志,班里有位同学告诉我,某某借到了《蹉跎岁月》,然后我就对某某说:“等你看完了这本书就借给我看。”她很爽快地说:“给你先看。”我高兴地连说谢谢。

 

下午和晚上,除了吃饭,我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口气看完了厚厚一本长篇小说,我被书中的青年形象所感动,深深地同情他们的命运。

 

简要谈谈书中主角柯碧舟的形象。柯碧舟,一个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的洪流中,他到了山区,对于出身不好的青年人来说,虽然党的政策是有成份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柯碧舟本人把这条背得滚瓜烂熟了),但这只是说说而已,从没有执行,因而他受到种种歧视、打击、报复,但他不顾生活的重重磨难和重重的政治压力,仍然坚定执着,于逆境中奋进,于痛苦中奋击,为他插队落户的山区人民发掘资源,建立了小水电站。在当时的条件是,这是难能可贵的,可是他做到了,在他的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

 

显然,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寄予同情的,而且,我们从这个人物身上,也可以找到作者本人的影子。作者把一代青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程度通过自己的笔触,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表明了作者自己的倾向性。可惜的是,作者笔下的柯碧舟并不是没有缺点的,柯碧舟不同于钟卫华(《征途》中的上山下乡知青,没有一丝一毫的缺点),在杜见春拒绝了他的求爱之后,他也非常苦恼,本来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再加上爱情受挫,他想到了死,但最终还是被人救活了,山区的人民不仅救活了他的生命,而且也填平了他心灵的创伤。在这之前,他是凭自己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性格在农村好好干,下工回来又马不停蹄地从事文学创作,在这之后,他在贫下中农的鼓励下,甩掉了思想包袱,更加努力地干,终于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从柯碧舟身上,我们看到青年人心灵的火花,看到了有为青年的行动,激起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感情。如果全国青年都像柯碧舟那样奋斗,还愁四化不能实现吗?

 

1983226日(星期六)

下午,被学院叫去桂花岗参加五讲四美动员大会。

来到会议室才发现,班里的班干、团干足有20多人,但来开会的只有7人,我不禁暗暗佩服那些人的“精”。确实,我们是太老实了,每次开会都必到,每次都是空手而归,因为开会没有任何收获,院领导的讲话我们一字未听,我们都在开小会。

 

班长告诉我们,这个学期学院会搞许多运动,要好好抓学生的思想,而且班里也要搞什么故事演讲比赛,据说是为了以后当老师做准备。所以,这个学期的下午也常常有活动安排。真令人讨厌。本来我们的功课就很重(七门课程,早上的课都是排得满满的,一节空堂也没有),现在又要加上这些无休止的运动,叫人如何忍受?

 

开完会,我们这些到场的干部又被叫去劳动,任务是收拾建筑工地。学院的新闻干事在劳动的人群中来往穿梭,拍下一个又一个镜头。我看到,今天参加劳动的人兴致都不高,加上天气不好,个个无精打采,恐怕摄影师很难拍到好的照片。尽管如此,等到这次劳动的报道出来,准保可以看到一些不合实际的词语,什么“干劲冲天”、“不怕苦不怕累”之类,甚至还会诗配照片,照例又是吹嘘一番,说我们为全院的师生开了个头,打响了“文明礼貌月”的头一炮。言过其词的事见怪不怪了。

 

劳动结束后,我们来到教我们当代文学的方老师家。老师肯定没想到我们会来,他认不出我们。开始大家都没有话说,过了一会谈话才转入正常。我只是听他们说,很少插话,如果不是他们叫我去,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上大学以后,我第一次到任课老师家里,只是顺路而已。

 

男班长问方老师:“方老师,你对当代文学有什么展望?”我们哈哈大笑,方老师好像也不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说:“展望?还谈不上什么展望”。接着我们又谈了些其他问题,坐了不到半小时,我们离开了。

 

上午,玉琼问我去不去她家聚餐,班里有十来个同学去,刚好我星期一我答应一位中学好友去帮她过生日,所以就推辞了玉琼这边的。玉琼知道我不太喜欢跟班里的那些人来往。我以为事情已经完结了,我可以推掉了。哪想到下午开会时,刘颖和李薇又来问我,说是吃完午饭(这次聚餐是炒沙河粉吃)再去中学同学家也不迟,我只好答应下来。后来,小娅又来问我,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她们偏偏要拉我去呢?少了我一个,她们照样可以玩得很痛快。

我知道她们搞聚餐完全是和班里的另一帮同学唱对台戏,也就是说是故意气气她们的。正是因为她们抱有这样的目的,我才借故推辞的,我不愿意参加派性之间的斗争。

 

跟母亲通报一声说:“妈,我要去电发了。”她说:“管你去。”没有反对。

 

1983227日(星期日)

今天一出门,就碰到了两年没见面的中学同学杨丽萍,她出落得越发漂亮了,过去瘦高的身材现在变得丰满了。久未见面,我们都很高兴,她把单车支在一边,我们就站在路边聊了起来。我们都说现在的功课很忙,因为三年级是大学中功课最繁重的一年,我们说了彼此的大学生活,我发现她的嘴更加厉害了,说起话来像机关枪,嘴巴比刀子还利。最后,我们互相请对方有空到家里来玩,匆匆分手了。

 

没想到,我才走了几步路,又碰见了三年半未见的同学余慧琴,讲了几句客套话,很快离去。

也许是托元宵节的福吧,让我在半小时之内见到了两位久未见面的同学,真高兴!中学毕业以后,同学之间都各走各的路,难得见上一面。总的来说,我的中学生活过得并不太好,但还是比大学生活有趣,我对中学同学的评价也比大学同学要高。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有各自的心事,还是很感激中学同学间的那份友谊。

 

1983228日(星期一)

上午上完两节课,一行12人(11个女生,1个男生)就朝校门口涌去了,说好中午到玉琼家聚餐的。

 

将近一个小时的坐车+步行,终于踏进了玉琼的家门。每个人坐下喝了一杯茶之后,大家就忙开了:切肉、摘菜、煎罗卜糕、剥花生,一切准备就绪后,郑露就开始炒沙河粉了。因为三个炉子一起开动,速度快了些,几位同学在厨房大显身手,我没有加入她们的行列,因为不想在这里露一手。

 

将近1点,饭菜全部上桌了,有萝卜糕、沙河粉(里面有很多配料)、罐头肉炒蛋,还有滑蛋,酸萝卜、有炸花生米和咸脆花生米。我们的午餐很丰盛,还有音乐伴奏,席间欢声笑语。只要有黄小娅在场,管保你笑得肚子疼。她讲了班长的一些趣事,加了一些动作表情,什么话一到她嘴里,就变得滑稽可笑,让你笑得前仰后合。我们笑都笑饱了,很难品尝出饭菜的味道。

 

吃完午饭后又聊了一会,我们移师小娅家了。四点我才回到家。

 

回家后吃了余叔叔拿来的糖,后来听家人说,余叔叔还拿了花生、瓜子,还有一条高级香烟,家人和我都猜测,大概是少华结婚了——余叔叔给我们糖时没有说明,含糊其辞的。少华,是我小学时的同班同学,很好的朋友,现住在江村,有机会见面时一定要祝福他们,但愿结婚不是爱情的坟墓。

 2935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91.“五讲四美”空手归,小娅在场笑得肚子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