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文学 |
当年日记本扉页的一句话:从今天开始的生活,会怎样?
我的青春谁做主?大学时代的原始记录,四年大学记了60余万字,除了个别错别字,一字未改,堪称原汁原味。
1982年6月4日(星期五)
前两天的拼音比赛,偷看者得了全班第一,91分。于是在全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还不能这样说,人们只是上课前和同桌议论,下课后和好友议论一下,归途中与同路人议论。总之吧,有正义感的人愤愤不平,而那位最高分的团某某像没事人似的,时时还流露出得意的神情。
真不明白,作为一个班干部,本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可她却带了个坏头,不以偷看为耻,反以偷看为荣,真是恬不知耻。我们班的团员受这样的人领导,真是一出悲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悲剧也能给人以美感。可我们班的这出悲剧到何时才能结束?它给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感?——对班集体没感情,甚至厌恶,更不用说把班集体当成一个家,自己则是这个家的主人了。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同以上所说的类似的班干的所作所为大有关系。可见,干部队伍的纯洁、诚实非常重要。
诗人徐刚曾写道:“青年,是这样一个概念:奋斗、献身、创造;青年,是这样一种形象:乐观、积极、向上”而青年中的干部,应该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我们班的这位干部,给人的是怎样一种形象呢?
1982年6月5日(星期六)
游泳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
我深深地懊悔,少年时代没有学会游泳。那时,我们居住的地方,面对着一条美丽的小河,站在二楼的窗边就可以看见小河奔腾的水。夏天,我每天都到那里游水,但因为没人教,我只会胡乱地爬几下,在河水的冲击下可以爬个十来米远,可我终究没学会游泳。
现在,我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也觉得有趣,只因为我喜欢水。今天很高兴,因为学蛙泳已经学得有点眉目了,可惜还不会换气,一口气只能游六七米远,就憋得难受了。
这学期的体育课还有最后一节,下星期六再上完一节游泳课,就要永远告别体育课了,说来还真有点舍不得。人常常就是这样,经常伴随着你的活动,你并不喜欢它,甚至很讨厌,可是当你要和它告别时,就会觉得惆怅,有时还会怪自己没有认真对待它。这,正像我要告别体育课时的心情一样。
1982年6月8日(星期二)
妈妈今晚要出差了,临走时告诉弟弟,要他听姐姐的话,弟弟抱着妈妈的大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后还是掉了下来。弟弟对妈妈说:“我这个人脾气很暴躁,她们(指两个姐姐)一惹我,我很气愤时,就要打她们。”我和妹妹听了这些话,笑个不停。其实,我们姐弟之间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弟弟很听我的话,有时也很懂事,说话像个小大人,比我当年成熟多了,毕竟是在城市长大的。
1982年6月11日(星期五)
我万万想不到,我们班还有这样一个思想极为解放的同学。
他曾慨叹,在我们班找女朋友“难呀!”他认为我们班的女同学都不懂事,不懂那方面的东西。更使我吃惊的是,他说:他主张一个人有了丈夫或妻子之外,还可以有一个情人。间接听到这些话,简直吓了一大跳。也许,他看了太多外国小说,外国的风俗习惯在他脑子里萌芽、发展,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他的观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的。具体的理由我也说不清楚、说不完全,因为我连想都没想过这样的问题。但我还是觉得,他的观点既不符合中国的习惯,也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提倡的。如果把这个问题拿到社会上去讨论,我想,持反对票的一定占多数。
在我们大学里竟然存在这样一种思想,我们这一代被社会称之为思索的一代,但我并不赞成胡乱的思索,不能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还认为它是“时髦”、赶趟。写到这,想到社会上的某些青年,不分好坏,凡是外国的东西,照搬不误,每当看到这样的人和现象厌恶之情油然而生。
中文系的学生,头脑是比较复杂些,但不能太过分了。我不知道这位同学对待爱情是怎样一种看法,更不赞成在大学时就谈恋爱,把青春浪费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中。
1982年6月12日(星期六)
这次哲学考试,老师出的复习提纲共有20题,而且大多是要我们理解后才能做出来的,主要是考我们的分析能力。诸如:
怎样衡量一个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优越性的大小?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怎样?
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说明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热爱无产阶级领袖和反对个人迷信是一致的?
……
有深度,有广度,弄得我简直无从下手。没想到哲学那么深奥,这么难学,再加上自己不喜欢,老师的课也讲得不好,照本宣科,种种原因,使我在一年里没有把哲学学好,当然主观原因是最主要的。再过10来天就要考哲学了,非常担心。
1982年6月13日(星期日)
周日,连续花了几个小时复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收效甚微。因为没有复习提纲,六七百页的课本让人望而生畏,令我心烦。我抓不住重点,不知怎样复习。我恨自己,恨自己读了十几年书竟然不知道怎样复习,也恨自己平时没有好好复习,临时抱佛脚。
任课老师也是,几个星期过去了,复习提纲迟迟不发,老师的心不急,我的心急得要冒火了。真怀疑这次考试能否过关。
最近经常做梦,梦中的地点是考场,事件就是我正在考试,五题中有两题不会做,或者是三题有一题不会做,常常在梦中惊醒,摸摸额头,出汗了,不知是冷汗还是热汗。我并没有把考试看得很重要,但也绝不能忽视它。像我这样的人,以后毕业分配以什么为标准?成绩恐怕是其中一条吧?因为我一无权,二无后台,三不会拍,四不会吹。有啥办法呢?我的性格就这样,看到那些会拍马屁的人,恨不得打他(她)一拳。
1982年6月14日(星期一)
老师宣布现代文学史是开卷考试,并出了复习范围。长中篇的作品就有十部,要在十来天的时间里理解这些作品并能够分析人物形象,真难呀!开卷考试难度更大,想开卷又怕开卷,人生就是如此。
时间啊,你流逝得慢一点吧,请给我多一点恩赐!
1982年6月16日(星期三)
古汉语考试现场。
差10来分钟就要收卷了。
同桌碰碰我的手肘,说:“哎,你看。”
顺着她的目光,我把头扭向左边,只见团支部组织委员把古代汉语的笔记本摊在膝盖上,偷看之后把答案写在试卷上,接着若无其事地把笔记本塞回抽屉。
我愤愤地骂了句:“真可恶!”也不管四周的同学有没听到,要是听到了更好,让大家知道这人的品德。在同学们面前,我一般是不发火的,但今天的事确实令我生气,我觉得她这是侮辱了我们大学生的人格,几乎每次考试,她都要偷看,对人对己都不利的事,为什么接二连三重复做?这样得来的分数,是问心有愧的。
去年的考试我们班有好几个大干部们偷看,老师也知道了,但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也许因为他们是班干部可以不处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