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12.人生第一次写检查,一次专考两条教训

标签:
情感文学 |
1981年1月7日(星期三)
从小学到中学,从来没写过检查,可是上了大学,今天却写了我有生以来第一份检查。
原来,昨天是全系团员过组织生活,自己事先没请假就缺席了,当然惹恼了老师和班干团干们,于是写了检查。
在自己的日记里,不妨暴露下自己的思想:我总觉得,过组织生活不是读报纸就是读杂志,这些不用你读,我自己都会看,何必浪费时间呢?加上期终考试就要到了,时间更为宝贵,过组织生活,倒不如我复习功课。昨天的组织生活,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没参加,想不到我们班38名团员竟然有19人没参加,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说明我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新年的第一篇日记,就记载了自己不光彩的一页。糟糕乎?
1981年1月12日(星期一)
今天考政治经济学,题目不太深,规定三节课的考试时间我两节课就做完了,老老实实检查了几遍,看见和我同路的同学交了卷,我也交卷了。
一出考场,我们几个人就议论开了。
有人问我:“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这题自己复习时没有注意到,把握性也不大,只好凭印象写了答案。
我说我是这样答的:是根据周转的快慢来划分的。
有的说是按价值转移来划分,有的说是按不同的作用来划分。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几个人都没有把这道题答完整。最后大家翻了笔记,才知是按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特点)来划分的,几个人都很懊丧。
最后我说:“算了,别想了,考完拉倒!”
马上就有人附和:“对,考完拉倒,政治能及格就行了,反正不是主科。”
我虽然点头同意,但心里还是想尽量考得好一点,不能只满足于及格,不是主科也一定要学好,谁不想自己考个优良成绩呢?虽然嘴上说的很硬,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
1981年1月16日(星期五)
上午考文选与写作。
一出考场,问了老师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又开始责怪自己了。
第一题:记叙文的结构方法常见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这题是很平常的题目,本应该先答记叙文的结构方式有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两种,然后再详细说明:按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结构;按空间转换来安排结构;按材料的不同性质来安排;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采取纵横交错的方法来安排结构;按作者的思想的认识不同来安排结构,然后再分别举例说明就很完整了,可当时自己明明想到要写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可又觉得把握不大,因为题目问的是“有几种”,“几种”就是三种以上嘛,结果就没有写这八个字,而五种结构方法自己只写了四种,还有一种怎么也想不起来,只好作罢。
这次的专业考试,应该吸取以下教训:一是自己掌握的知识不牢固,答题时犹犹豫豫;二是自己考试时不够细心,有些地方明明是懂的,却又因为粗心没答完整。一次考试,能使自己找出差距,得出教训,也是一件好事,这次考得不好,下次努力考好。
1981年1月19日(星期一)
今天因修水管。地质局大院停水。放学回来时,看见弟弟在外面玩,见我回来,马上来到我跟前。
我说:“小弟,等下就没水了,我们没有钥匙,你从窗口爬进去开门好不好?”
弟弟起初不答应,我硬要他去,他终于答应了。只见他小小的身躯灵巧地从窗口爬了进去,开了门。
我进门一看,见地上摆了三脸盆水,挺高兴,弟弟说水是他装的,我表扬了他几句,他又出去玩了。
中午吃饭时,我才弄清楚事实真相,弟弟告诉我们:“我听说要停水了,就从窗口爬进去,开了门,拿起一个小桶,再拿一根扁担,叫了我的朋友徐兵,一起去测绘局抬水。”
听他这么说,全家人都笑了。我说,我还以为你在家接的水,原来是到测绘局抬水啊,还不错,今天应该表扬。
爸爸说:“小弟,以后不能这样,门没锁,人就走了,到时小偷把家里的东西偷掉怎么办?”
没想到弟弟说出这样一句话:“我叫阿春帮我看住门口的!”
全家人哈哈大笑。
爸爸说:“不错看了电影还能学到一点东西,有点警惕性!”
接着弟弟又补充说:“我叫徐兵同我一块去抬水,阿春也要去,我叫他不要去,帮我看住门,他就没去了,等我回来的时候,他还站在门口看呢!”说话时不时流露出得意之情。
我听完弟弟的叙述,就在他们学校发的寒假开展“四美”活动的登记表上,在1月19日的空格里,画上了一朵小红花。
我的弟弟真好玩,也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