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要为房子折腰吗?

(2020-06-13 15:20:27)
标签:

情感

我们都要为房子折腰吗?

                    我们都要为房子折腰吗?   

                                 

中国的房地产真是个怪胎,ZF要靠房地产来增加税收,房地产是银行放贷的支柱产业,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铸就了国人很多固执的观念,比如有房才有家。房子是家的基础,而且必须是自己的房子。对房子的执念从古至今都没变过,如今,对于男性来说,如果想结婚最好是有房,不然可能还不好找老婆。因此,这种刚需造就了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

我周边的二手楼,哪怕楼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老旧不堪,根本看不上眼,每平方也要五万以上,真真把老百姓吓瘫了。

 

有专家说中国房子够30亿人居住,其实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房子分配不均匀,很多人一套房都没有,但有的人却有多套,比如最近很火的广州小妹拥有400栋房,虽然是炒作夸大了,但据说手上真的有不少房子。实际上,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证明这点,那就是截止到2018年,中国租房人口高达2亿。也就是说这2亿人居住的房子来自拥有多套房的房东。

 

虽然国家这几年坚定了“房住不炒”的定位,严厉打击炒房行为,但仍然有人想方设法来炒房。

……

 

月亮之下,万物共生。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住有所居”,
百余年来,伟人们都关注着天下人的房子。
居所、住所、房子、屋子,
说的都是遮风避雨的所在,房子啊房子,
历史越发展,房子却越难寻了,
房子越建越美,价格越来越贵,
市场经济的海浪,把房子变成了黄金屋。
旧世界被打得落花流水,
房子又把已翻身解放的人们变为奴隶!
房奴、房奴,不做房奴行吗?
那点可怜的薪水,交不起首期,
求亲靠友,就算交了首期,
每月的收入先交按揭,剩下的才买菜买米填充肚子。
按揭呀按揭,
看起来是银行在帮你,
其实一按揭就把人按进了箩筐里,
一“按”就要被“按”上10年、20年、30年,
美好的人生,就像被判了无期徒刑。
房奴的枷锁就是这样牢不可破,
房奴们带着镣铐跳舞,
居所成了牢狱!

 

想想小时候记忆中的房子,
虽然简陋、朴素,
几个兄弟姐妹在外边疯玩累了,
母亲喊你回来吃饭,
回到土屋浑身都感到温暖。
吃到口里的粗茶淡饭是那么香甜,
吃饱了,睡意来了,
躺到那张木板床上,
就像紧贴着母亲的胸怀。

 

小时候的屋啊,就像慈祥的母亲。
如今的房子啊,就像吃人的恶狼!
只剩下一个主题,那就是价格!
价格成了谈论房子的唯一主题,
房子仿佛是一摞摞钞票叠加起来,
银行存折上的数目决定了一个人住在哪里。
有人说,房子紧缺是人类繁衍多了,
有人说,房子昂贵是土地价格贵了,
有人说,房子稀缺是城镇化太快了……
房奴们说,房子紧缺是被炒房的奸商们圈住了,
房奴们说,房子昂贵是被地方官吏把土地炒贵了,
房奴们说,房子稀缺是社会把民生根本丢了。

 

看看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种迂腐的诗句早已被抛回了唐代;
想想吧!
新加坡记住了我们孙zhongshan先生“居者有其屋”的教诲,
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我们永远高扬着社会主义旗帜,
却在住有所居上把市场经济推向了极致!

 

谁都需要房子住,
可是我们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买一个安放马桶的位置!
所以我们注定必须当房奴。
有时偷偷地想,怎样才能不当房奴?
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身份。
绝不能当普通劳动者,
尽管劳动创造了世界,
但劳动绝不会为付出劳动的人创造房子。
唯有从底层跃到月亮之上。
一是要挤进公雾元系列当倌当大倌,
既可以享受到配给的房子,又可以得到送来的许许多多的房子!
二是要当资本家,让财富无休止地流进口袋,
就能让土屋、砖屋变成黄金屋。
啊!掌权的和掌钱的,
都是社会金字塔上的少数,
普罗大众就算人人都能立志浪遏飞舟,
可是能飞上去的只是少许,
多数还是少不了当房奴的命运!

 

啊!月亮之下,
高楼大厦间的打工一族看不到窗前的月光。
江边何时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
房奴的岁月逝者如斯。
仰望天空,何时能掉下馅饼?
黑夜漫漫,何日能见一丝月光照亮自己中意的房子?
小房、大房、差房、好房,
作为房奴,只能梦里依稀慈母泪,
一枕黄粱梦里寻!

 

我想有一座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571 1101

        我们都要为房子折腰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